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4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0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试验结果的综合分析,作者认为,掺粉煤灰通常会导致混凝土的碱度和抗碳化能力的降低,降低程度主要取决于粉煤灰掺量、品质和采用的水泥品种以及养护龄期等因素。根据混凝土使用条件的不同及对混凝土耐久性要求的不同,人们可以通过控制粉煤灰掺量、选择恰当的配合比或掺外加剂等措施,使粉煤灰混凝土对钢筋的保护性能不低于基准混凝土。  相似文献   
2.
利用计算机视觉和图像处理等技术,设计并初步建立了计算机辅助检测纺织品色牢度系统.首先,将采集到的样品图像由RGB图像转换到CIELAB色彩空间,通过调整转换参数、消除图像光照影响及噪声影响来完善系统.然后,建立色差等级评定系统,并以ISO标准比色卡和实际布样为例进行验证.检测结果表明,尽管采用计算机视觉与人工目测法的评级结果存在一定误差,但由测试数据的规律性变化可以推断该系统检测纺织品色牢度的方法基本正确,一定程度上能够用于实际检测,从而节省人力物力,提高测试效率.  相似文献   
3.
朱安民 《建筑安全》2013,28(9):48-50
随着建设工程规模数量的不断加大,高层建筑和结构复杂工程越来越多,对建筑安全监管方式也带来了更多更新的挑战,本文通过对建筑安全监管机构机制运转方面存在的弊端和原因分析,提出了建筑安全监管机构机制创新建设的几点思路,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几个使用膨胀节不当而造成的工程事故进行了分析,指出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应如何正确合理的对膨胀节进行造型,安装和使用。  相似文献   
5.
混凝土碳化与钢筋锈蚀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碳化是混凝土中性化的一种常见形式,系指大气中的CO_2不断向混凝土内部扩散并与其中水泥的碱性水化产物、主要是Ca(OH)_2发生反应的物理化学过程.碳化将使混凝土的碱度强度和收缩等性能发生变化.国内外一般认为,除了氯离子的侵蚀以外,混凝土碳化所导致的碱度降低通常是钢筋锈蚀的重要前提,混凝土本身的抗碳化能力是反映它对钢筋保护性能的指标之一,也是影响钢筋混凝土耐久  相似文献   
6.
混凝土碳化与钢筋混凝土耐久性   总被引:38,自引:12,他引:38  
朱安民 《混凝土》1992,(6):18-22
本文在综合分析混凝土碳化与钢筋锈蚀的快速试验、室外暴露试验及工程调查结果的基础上,阐述了影响混凝土碳化和钢筋锈蚀速度的主要因素,建立了快速碳化与自然碳化的关系和以混凝土水灰比为主要参数的碳化速度公式,还就大气条件下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评价与控制原则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选择频繁倒极电渗析作为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废水的处理装置。试验利用电渗析可以在难溶盐过饱和状态下运行以及难溶盐在浓度极化时所产生的垢层可以在倒换电极后溶解的特性进行脱盐处理。试验给出了电渗析最佳运行参数、去除效果和吨水能耗以及化学清洗周期,为其工程化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电渗析脱盐技术作为污水深度处理回用的方法之一,其预处理工艺的合理设计决定了电渗析器的稳定运行周期。针对炼化废水水质复杂多变的情况,开展了电渗析装置预处理工艺的研究。通过20 t/h的现场连续试验,考察了电渗析装置预处理系统的运行情况,对其抗冲击性能进行验证,为电渗析脱盐技术深度处理炼化废水的工程化应用推广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9.
选择中空纤维超滤膜作为炼化废水回用工程中反渗透系统的预处理工艺,给出了中空纤维超滤系统预处理工艺和膜组件的选择、运行方式和运行参数、反洗和化学清洗周期的优化设计数据,并得到多个实际工程的验证。  相似文献   
10.
从影响建筑能耗的因素出发,对山东省建筑能耗现状作分析.结果表明,建筑能耗已成为山东省能源消费的重要领域,一定要走节能降耗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