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4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今,木质纤维素的预处理正在不断地得到重视。离子液体是一种新型预处理方法。本文介绍木质纤维素的结构、各种木质纤维素预处理技术的优缺点,然后对离子液体作为溶剂进行概述,最后阐述离子液体预处理木质纤维素效果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2.
掌握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特有的施工工艺技术特征,对装配式建筑在我国推广普及具有重要意义。以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项目为实例,归纳了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工艺流程,分析了装配式特有的竖向节点、水平节点、叠合板与现浇连接节点、外墙接缝节点防水、灌浆连接、钢筋绑扎及预埋钢筋定位等关键施工工艺,总结了各施工过程的施工要点,对同类结构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4.
5.
对白腐真菌胞外多糖在铁(氢)氧化物的生物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展开具体研究,使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研究了不同多糖浓度、陈化时间、 Fe3+初始浓度、矿化体系pH和陈化温度条件下白腐真菌胞外多糖调控形成的铁(氢)氧化物的特征,探究了在不同条件下白腐真菌生物矿化的铁(氢)氧化物的晶型组成和不同相之间的转化规律。结果表明:适当增大多糖含量可促进铁(氢)氧化物在多糖分子中成核,且陈化过程中铁(氢)氧化物的晶型和结晶程度均会发生变化;Fe3+初始浓度的升高有助于提高铁(氢)氧化物羟基结合态的稳定程度;酸性条件下有利于α-FeOOH的形成,而在碱性条件下则有利于α-Fe2O3的形成;温度的适当升高有利于Fe—O结晶度的提高,温度的进一步升高有利于铁(氢)氧化物转化成更稳定的相。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吃得更健康和更有营养成为人民关注的重点。目前,随着代糖甜味剂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给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为了让人们对甜味剂有全面的认识,该文首先介绍甜味剂的种类及应用领域,然后对人工甜味剂的污染现状及生态毒理研究进展进行阐述,最后介绍含人工甜味剂废水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利用机载主被动一体化微波探测仪进行土壤湿度的探测对高精度土壤水分反演具有重要意义。文中根据探测任务需求以及机载试验复杂的力学振动环境和温度环境,开展了探测仪的结构设计,并对系统结构开展了力学仿真分析和热设计,验证了结构设计的合理性。经过机载校飞试验的实际考核,样机满足机载环境使用要求,探测仪系统工作正常。该探测仪结构具有布局紧凑、精度高、工作稳定、安装方便等优点,可为同类机载校飞载荷的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采用白腐真菌的模式菌种黄孢原毛平革菌进行镉的去除试验,研究了胞外聚合物(EPS)去除镉量占菌体去除总镉量的比例、EPS的组分含量,并对 EPS中各组分含量与 EPS去除的镉含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通过 SEM- EDS分析了菌体表面的微区元素组成。研究表明,在 10mg/L Cd2+实验组中 EPS去除镉量占菌体去除镉量的比例最高,为 37.39%;Cd 2+初始浓度越高,菌体 EPS中蛋白质含量越少、多糖含量则越多,多糖含量最高为 20.00mg/g球;EPS中多糖含量与 EPS的镉去除量有较明显的相关性;提取 EPS 后,菌体表面镉的质量分数会下降到 4.42%。结果表明,EPS在低浓度镉的去除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更大,而 EPS各组分中多糖发挥的作用更大;Cd 2+的胁迫会使菌体 EPS中多糖含量更高,更有利于镉的有效去除;除了 EPS,菌体胞外还有其他的镉去除机制。  相似文献   
9.
按照某星载微波探测仪探测头部的收拢包络、质量、基频和力学环境适应性等设计要求,针对探测头部结构设计的难点,提出了一种探测头部结构设计方案。通过采用“∏”字型折叠设计、集成化设计、轻量化设计和短而直接的传力路径设计等关键设计方法,解决了探测头部小型化、轻量化和高刚度的技术难点。经过力学仿真分析和地面试验,验证了探测头部结构设计的正确性和合理性。该探测头部的结构设计思路及验证方法可为后续星载微波探测载荷的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李苏佳  李宁杰 《山东化工》2022,(19):232-233+238
现如今,离子液体正作为一种新兴绿色溶剂应用于各个领域中,但其存在着潜在的环境隐患。本文介绍了离子液体的性质、分类及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情况,然后对离子液体的生物毒性及其存在的潜在环境隐患进行了阐述,最后概述了离子液体的降解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