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4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1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1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2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多媒体会议系统集成框架的研究和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律松  李静 《计算机工程》2006,32(21):206-208,211
为了解决各种异构多媒体会议系统之间难以互通的问题,结合基于应用层组播技术与代理机制设计和实现了能够让各个异构多媒体会议系统相互协同的集成框架。应用代理机制把各个异构系统封装成可以相互通信的协同群组,在Internet物理拓扑基础上部署一个连接各个协同群组的称为覆盖网的虚拟拓扑结构,以此为基础设施在各协同组之间构建数据组播树,实现数据的高效分发,提供各种协同服务和异构接入服务把各种异构系统封装成相互可以通信的协同工作群组。  相似文献   
2.
水合肼盐渣制纯碱洗盐最佳工艺条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氯化铵对洗盐质量的要求及洗盐母液冷冻制十水碱的要求,从洗盐碱度、温度、洗水量、NaOH的积累4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最终得到洗盐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3.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CVT),具备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的一切功能,与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相比,多了载波、绝缘强度高等优点。本文对110 kV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结构原理进行了简要介绍,主要对其试验中电容和介损、极性测量等测试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并指出与现行测试方法的差异处,然后进行分析比较,为CVT的试验特别是中压端子无引出抽头的CVT试验提供了更多符合现场试验安全要求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水合肼副产碱渣成份与亚硫酸钠性质的分析,以及碱液对二氧化硫吸收原理的研究,提出了一条利用水合肼副产十水碳酸钠制亚硫酸钠的生产方法,并将研究结果成功应用在工业生产上,具有投资少、成本低、操作方便等优点,为水合肼副碱渣提供了一条可靠的处理途径。  相似文献   
5.
通过实验对水合氯醛的结晶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获得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剂氯仿加入温度为50℃,氯仿加入量与三氯乙醛和水的混合液体积比为1:1,结晶时间为5~6h。按上述工艺条件生产的产品为无色透明结晶颗粒,质量达到英国药典BP93标准。萃取剂氯仿可循环使用,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6.
新型双风轮单转子风力发电装置特性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以更适用、更廉价的方式来提高风力发电装置的发电效率,在分析前后风轮发电功率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带齿轮结构的双风轮单转子风力发电装置,以实现风能的两级利用.车载实验结果表明:该种双风轮风力发电装置的发电功率、发电效率以及年发电量较同规格的单风轮发电装置均明显提高,其中该装置中的前轮三叶片后轮三叶片、前轮三叶片后轮四叶片及前轮三叶片后轮五叶片结构的发电效率相对于单风轮分别增加了40%、50%及38%,而年发电量则分别增加了38.06%、76.49%及73.06%,因而该装置更能高效率地利用风能.  相似文献   
7.
钻孔扩底桩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结合青藏铁路的工程实例,对钻孔扩底桩的特点和施工工艺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实例证明,扩底桩不仅施工简便、成孔质量好,而且施工文明,它是一种较理想的桩型。  相似文献   
8.
因原有的废水处理装置不能够将高氨氮废水处理合格达标排放,为此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改进,采用了动力波旋转泡沫分离技术和次钠氧化技术,经过一段时间运行,达到预期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MMS-100热力模拟机对Cu-Ni-Ti合金进行了温度为700~850℃、变形速率为0.01~10 s-1的等温压缩试验.研究表明,流变应力随应变程度增加快速上升至极限值后逐渐转变为平缓曲线,随温度增加而降低,随应变速率增加而上升.基于应力与变形速率和应变温度之间的关系,构建了Cu-Ni-Ti合金的本构方程和热加...  相似文献   
10.
新型双风轮风力机气动特性的三维流场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Simplic算法,采用SST κ-ω湍流模型,利用Fluent6.3数值模拟软件对新型的小型双风轮风力机的气动特性进行了三维流场研究,并与同规格单风轮风力机的三维流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与单风轮风力机相比,随着后风轮叶片数目的增加,新型双风轮风力机的湍流强度变大,风力机运行的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降低;当后风轮的叶片数目合理时,后风轮对前风轮的影响较小,且可以有效地捕捉到前风轮的漏风,使得新型双风轮风力机的风轮在获得较大迎风面积的同时可以保持较高的转速,进而能够高效地实现风能的两级利用,明显提高发电功率和增大风能利用系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