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4篇
建筑科学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永胜  李雁英  孟少平 《工业建筑》2006,36(6):50-53,76
大面积混凝土梁板结构在大型公共建筑中有着广阔的应用。主要特点是整浇楼面结构的长度与宽度超过规范限定值,分析温度变化及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对结构的影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结合工程实例,提出了与实测数据比较吻合的收缩徐变公式。有限元模型用板单元模拟梁的梁板单元简化模型分析温度应力与实际情况最为接近。对于实际工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超长混凝土框架结构裂缝控制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超长混凝土框架结构裂缝控制的关键是控制温度应力。结构所处的内外温差及混凝土收缩所产生的变形,结构受到的约束及混凝土抗拉强度和混凝土的极限拉应变是影响温度应力的主要因素。温差越高和混凝土收缩产生的变形越大,受到的约束越大,产生的温度应力就越大,混凝土越易开裂。留设后浇带以及掺加膨胀剂可以减小混凝土收缩变形,设置橡胶支座可以减小结构约束,降低温度应力,施加预应力可以有效控制温度收缩裂缝。  相似文献   
3.
文章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较为深入的探讨了钢结构住宅建筑设计过程中的若干要点问题并探讨相应技术处理方法,包括:平面设计、立面设计、剖面设计、节能设计。  相似文献   
4.
采用弹性有限元方法,对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无梁楼盖的计算模型进行分析,给出三种典型区格的弯矩分布和这些区格中柱上板带和跨中板带的板带弯矩及分配系数,与等厚度实心板进行对比,分析了空心管对刚度的影响,提出两向的计算刚度,可以采用实心板无梁楼盖的经验系数法和等效框架法。对于指导工程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结合4根预应力深受弯构件的实验,分析不同剪跨比和不同预应力筋对构件抗剪承载力的影响。分析表明,剪跨比影响不大。通过开裂荷载和极限荷载的计算值与实验测试值的对比可以看出,有效预应力的作用规范偏于保守,因此该文提出考虑预应力影响的深受弯构件的承载力公式,此承载力公式与实验值符合较好。试验表明:施加预应力后,开裂荷载明显提高。从裂缝分布图看出:预应力混凝土深受弯构件在受剪过程中的受力可比拟为桁架拱模型。  相似文献   
6.
混凝土楼盖结构设计中后浇带的留设及封闭时间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雁英  吴京  张玉明 《工业建筑》2006,36(5):27-29,78
在混凝土楼盖结构中,通过设置后浇带,释放混凝土的大部分收缩变形。后浇带的留设间距与支承结构的刚度、混凝土的收缩量和后浇带的封闭时间有关。后浇带封闭时间越晚、贯穿后浇带的钢筋面积越少,后浇带宽度越大,后浇带处钢筋的约束拉力就越小,有利于发挥后浇带的作用,增强抗裂效果。  相似文献   
7.
在地震荷载作用下,建筑物内部结构会出现不同程度形变,严重时甚至会有倒塌危险。因此,研究了多层钢结构模块建筑筒体结构的受力性能。利用薄壳理论得出筒体的挠度、转度、弯矩与剪力等参数,确定模型及其边界条件,利用ABAQUS、插值算法选取恰当的有限元单元,采用整体式方法划分有限元单元,构建完成筒体结构有限元模型。当筒体结构与刚度分布均匀时,选用振型分解反应谱算法分析筒体结构受力性能,反之,则选用时程分析算法分析其受力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水平、垂直方向施加荷载时,筒体结构会经历弹性、弹塑性强化与塑性变化过程,在1100KN时筒体产生负刚度,且存在剪力滞后效应。  相似文献   
8.
地震作用下,结构会遭受损伤.为了对结构进行损伤评估,本文基于经典塑性模型与连续损伤模型,根据广义应力空间塑性力学确定塑性变形的演化法则,建立了一种塑性损伤模型,用来进行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分析,将塑性损伤的本构关系运用于在两端具有塑性铰的梁模型,模拟框架结构的梁柱.同时该模型的损伤指数可以确定结构各单元和整体的地震时性...  相似文献   
9.
李雁英 《电力学报》2006,21(2):134-136
混凝土裂缝的形成有多种原因,本文仅从混凝土收缩引起裂缝的原因入手,分析了混凝土的内部约束引发的收缩变形、抗拉性能和外部约束变形几个方面,将分析的结论应用于实际工程,可对工程设计和施工起到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李雁英 《电力学报》2008,23(1):38-41
在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中,由水泥水化热引起混凝土浇筑体内外温差和温度应力的剧烈变化,产生裂缝。因此,控制混凝土浇筑体因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升、混凝土浇筑体的内外温差及降温速度,防止混凝土出现有害裂缝是施工技术的关键问题。结合工程实例,从混凝土材料的选择、配合比设计及混凝土的保温养护措施考虑,并用有限元程序分析了浇筑混凝土后产生最高温度和最大应力的时间,由分析结果提出具体措施指导施工,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