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5篇
建筑科学   34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控国际广场原设计为168m高的办公楼,1995年施工到15层后停建。2006年决定对其续建,结构主体高度增加至190m。原结构竖向构件混凝土强度设计值为C58,经现场检测仅为C45左右,且钢筋锈蚀严重。根据结构的现状和特点,确定续建结构沿用原筒中筒结构体系,而将上部混凝土框筒梁改为钢梁以减轻结构自重。采用SATWE软件和ETABS软件对结构进行了分析,主要计算结果均满足规范要求。进行了弹性时程补充计算,研究了高阶振型对结构的影响。进行了静力弹塑性分析,研究了结构的抗震性能。钢筋混凝土构件主要采用了加大截面法和聚合物砂浆-钢丝绳网片方法加固。为提供底部入口大空间,原设计中采用空腹桁架转换的方式,续建中将其改为斜撑转换形式,使转换构件在大震作用下保持弹性。  相似文献   
2.
昆明新机场航站楼工程结构设计介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昆明新机场为大型枢纽机场,国家重点工程。航站楼南北长约855m,东西宽约1 132m,下部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支撑屋顶的结构采用"彩带"形钢结构,航站楼一期总建筑面积约54.83万m2。建设场地位于世界上活动级别最高的小江断裂带附近,属高地震烈度区,跨越多个地貌单元,地形起伏,岩溶非常发育,多条断层从场区穿过,场地填筑厚度差异大,地基极不均匀。航站楼的结构复杂,针对特殊的地震和地质条件,在航站楼的前中心区(324m×256m)采用了隔震技术。航站楼工程属于超长型结构、屋架支承结构采用形式独特的钢彩带结构,围护结构采用了不规则索幕墙结构等,针对以上关键问题,设计中采取了有效的结构措施,解  相似文献   
3.
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多维多点输入时程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首都机场T3A航站楼南北方向最大尺寸约950m,东西方向最大尺寸约770m,结构在双方向尺度均很大,且结构体型不规则,有必要进行多维多点输入地震反应分析。本文首先介绍了多维多点输入地震反应分析的基本原理。对T3A航站楼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了考虑行波效应的,水平双向多点输入地震反应分析。将多维多点输入结果与多维单点输入结果进行比较,得出结论为多点输入条件下扭转作用显著提高。对本工程而言,在行波速度从250m/s到800m/s的范围内,随波速减小地震反应增大。结构下部框架结构扭转振动呈剪切型分布,且多点输入影响随楼层升高而减小。多点输入影响较大构件一般为边柱、角柱。根据分析结果,对设计提出建议,针对工程不同结构类型和部位给出了考虑多点输入影响的地震作用效应调整系数,本工程地震作用效应调整系数在1.00~2.20之间。本文为大型建筑结构在设计中考虑多点输入影响提出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4.
北京金地中心不规则框架模型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给北京金地中心工程不规则钢筋混凝土框架提供抗震设计依据,进行了该框架模型的试验研究和弹性计算。试验揭示了未采取后浇技术措施(用以减小重力荷载在主梁上产生的弯矩)的模型结构的破坏形态。试验结果表明,模型结构的层受剪承载能力达到8度中震弹性地震层剪力的3.6倍,最大层间位移角超过1/50,水平力-位移关系滞回曲线稳定、无明显捏拢。根据试验研究和弹性计算结果,提出了该不规则框架“强主柱弱主(次)梁、强次柱弱次梁、强主梁弱次柱”的抗震设计理念、进行弹塑性分析、适当提高主框架柱的正截面承载力等抗震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5.
北京奥林匹克会议中心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长期展示厅位于奥林匹克会议中心的东侧,分为北侧和南侧两个展厅。由于长期展示厅为单跨框架,且结构层高和平面布置分布不均匀,按常规设计方法进行抗震设计将导致结构构件截面过大,影响使用功能,增加造价,同时其抗震性能也难以令人满意。在长期展示厅的设计过程中,通过仔细研究和合理设计,通过结构振动控制技术改变结构的动力特性来消弱结构的动力响应,大幅度增强了结构抗震性能,同时提高了性价比。  相似文献   
6.
首都国际机场T3号航站楼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重点工程,南北总长约3 000m,东西宽750m,包括T3A,T3B航站楼和T3C国际候机厅,总建筑面积约100万m2。航站楼主体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屋顶为曲面钢网架结构,支承屋顶悬臂结构的是锥形和梭形钢管柱。主要介绍在超大规模结构设计中遇到的关键技术问题,包括超长结构的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形、多点多维地震波输入分析、结构转换、超大面积屋顶的温度内力、新型节点的设计等问题。在试桩的基础上,桩基础采用桩底和桩侧后压浆技术提高承载力40%~50%。结构体系中大量采用清水混凝土技术。对超长混凝土结构设计从设计和施工两方面采取措施,分缝处采取了异形型钢混凝土柱。航站楼的主体钢网壳周边大量采用变截面圆形钢柱,给出了其在大震下的弹塑性分析结果和节点构造措施。  相似文献   
7.
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交通中心钢结构体系稳定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首都国际机场交通运输中心(GTC)大跨箱型钢拱结构为工程背景,以单拱、组拱和整体屋盖钢拱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法分析结构失稳问题。在多种不利荷载组合作用下,研究对应于GTC钢结构体系的理想结构整体稳定性能并得出结构特征屈曲系数的基础上,考虑几何非线性、材料非线性,按最不利原则施加初始几何缺陷,计算结构的非线性稳定屈曲系数,获得相应的折减系数,并讨论了双重非线性对结构整体稳定的影响。同时,数值分析了主拱拱脚处腹板的局部稳定问题,结果说明,在拱脚处需合理设置加劲肋板来避免腹板局部失稳。  相似文献   
8.
北京金地中心工程塔楼A,B为满足建筑净高要求,采用了跨度为12.245m和10.225m,两端为简支的钢筋混凝土楼面次梁,跨高比分别达到20.4和22.7。介绍了该大跨高比且大跨度楼面次梁的设计。为研究该楼面梁的刚度及开裂性能,进行了足尺构件试验,按有关规范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该楼面梁的裂缝宽度及挠度均小于规范限值。根据试验结果,对设计和施工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该工程主体结构已完成施工,未发现其楼面次梁有显著可见的裂缝。  相似文献   
9.
重要建筑物由于特殊的形体要求,结构布置常常不规则且抗震设防标准高。按常规方法进行设计遇到很大困难。通过两个途径改善了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一是针对结构平面布置的不规则,调整局部构件的截面抗弯刚度,实现结构整体刚度内在的规则分布;二是采用被动耗能减震技术,通过设置油阻尼器,为结构提供附加阻尼。分析结果表明,通过以上两个途径,可以显著增强结构抗震性能,减小构件截面尺寸,提高性价比。  相似文献   
10.
在建筑设计中经常遇到大跨度的钢筋混凝土梁上托框架的情况,为此这种大跨度的托框架的梁必要设计成预应力混凝土梁。在张拉预应力过程中大梁及其上面的框架有向上的变形,在垂直荷重作用下又有向下的变形,无论向上、向下的变形都会与其上面承托的框架协同工作,相互造成影响。本文主要是针对这种预应力混凝土承托框架大梁的设计特点、预应力施加值的控制、施工及张拉要求、预应力张拉过程中的检测等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本文可供今后设计类似工程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