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1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徐颖若  桂博  王明绪 《电子设计工程》2021,29(1):123-127,131
在现代物流的各个环节中,分拣系统是其中关键的一环.目前,并不能保证分拣机构精准高效地运行,时常会发生分拣错误,给物流及其相关领域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文中设计了一种基于嵌入式技术的物流复检系统,以达到修复分拣错误的目的.该研究中针对目前常见的以条码作为分拣识别的分拣系统,在分拣的末端下线口处使用终端节点采集条码信息.终端节...  相似文献   
2.
发生强震时主震会给重力坝带来损伤破坏,伴随主震发生的多次余震也会给重力坝带来额外的累积损伤破坏,目前关于重力坝在地震作用下的损伤研究大多都只考虑了主震及一次余震。因此,为了更加全面地分析评估多次余震对重力坝结构的累积损伤破坏,基于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结合水工混凝土P-D-ε曲线求解重力坝在多次主余震序列作用下的损伤,并考虑坝体位于水下部位出现裂缝后产生的水力劈裂现象,研究主震受损混凝土重力坝在强余震作用下的非线性动态响应。加载余震直至结构发生贯穿性裂缝破坏,并再次对破坏后的坝体结构重新建模,进一步分析后续的滑移、倾覆失稳情况。结果表明:强主震作用下坝体仅受到轻微至中等破坏,基本满足设计可修复的设计原则;多次余震对重力坝坝体的塑性损伤效益累积作用明显,坝体损伤区主要集中在坝踵、建基面和上游折坡点附近;随着余震次数的累计增加,塑性应变均有不同幅度的提高,最终由于累计损伤产生了贯穿性裂缝;水力劈裂对于重力坝塑性损伤累积、滑移和倾覆失稳等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3.
海产品中溶藻弧菌的筛选及其致病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溶藻弧菌能引起人类食物中毒.溶血毒素、耐热性肠毒素(ST)和不耐热性肠毒素(LT)是致病性微生物中常见的致病因子.本文对从扇贝、牡蛎、贻贝、沙虾、虾蛄等海产品中筛选的溶藻弧菌的种属和致病因子进行了研究,生化鉴定显示分离到的两株溶藻弧菌来源不同,基因测定显示它们同属于溶藻弧菌(V. alginolyticu s);血琼脂平板法、兔小肠结扎法和乳鼠灌胃法显示来源不同的溶藻弧菌其产毒种类也不同,两株溶藻弧菌都能产生不耐热性肠毒素(LT)和耐热性肠毒素(ST),但只有1株能产生溶血毒素.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也促使建筑行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我国城市中的各种办公楼、住宅楼比比皆是。为了满足社会与人们对建筑提出的日益严苛的要求,在建设过程中,不仅要确保施工的工期进度,更重要的还是要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在建筑工程质量方面,除了涉及到比较复杂的前期设计与施工管理方面的内容之外,对于在建筑工程中会使用到的大量建筑钢材,作为建筑工程的基础也必须保证其质量,进一步保证建筑工程使用的安全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5.
王明绪  靳果  桂博 《电子设计工程》2014,(6):162-164,168
分拣环节在现代物流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为了确保分拣的准确度,提出了一种基于AIM-LINUX的物流复检系统设计方案.该系统采用主控节点和终端节点的主从架构方式,终端节点和主控节点通过CAN总线互联,通过在终端节点上采用ARM-LINUX结构和接收终端节点上的条码数据来达到处理比对条码数据库信息的目的.实际应用表明,该复检系统能够保证分拣机构精准高效运行,测试时达到了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为分析混凝土重力坝的抗震能力,基于Koyna地震波设置若干地震工况,先利用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CDP模型),基于ABAQUS计算大坝的地震响应,并提取关键区域混凝土的应变时程曲线,再使用基于可靠度的混凝土最大应变与损伤关系曲线(P-D-ε曲线)分析混凝土的损伤程度,进而判断混凝土大坝在不同状态下可承受的峰值加速度。结果表明,在地震输入加速度峰值较小时,坝体会出现局部损伤,但未破坏,当达到较大峰值加速度时,坝颈混凝土破坏,大坝安全性降低。  相似文献   
7.
立定跳远自动测距仪用于学生体育达标和升学体育考试,为了减轻立定跳远测试工作中裁判的工作量,提高测试工作的效率。该立定跳远测距仪实现了测试成绩的实时显示和犯规提醒,测量精度为1cm。软件部分采用模块化的设计,使用C语言,KeilC51编译。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改善6061铝合金表面无铬化学转化膜的综合性能,以H2TiF6和H2ZrF6为主成膜剂,铈盐、偏磷酸盐等辅助成膜剂,制备了具有较高耐蚀性能的Ti-Zr-Ce化学转化膜。通过扫描电镜及能谱仪分析转化膜表面形貌及元素构成,并采用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观察不同成膜阶段的铝合金微区结构的变化规律,研究了6061铝合金表面Ti-Zr-Ce化学转化成膜过程及膜层耐蚀性能。结果表明:膜层主要含有Al、O、Ti、P元素,还含有少量F、Zr元素,推测主要成分为TiO2,ZrO2,Al2O3及少量磷化物;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测试表明Ti-Zr-Ce化学转化膜具有较好的耐蚀性能,反应时间为150s时制备的Ti-Zr-Ce转化膜试样的腐蚀电位为-0.577V,腐蚀电流密度较低,为0.115μA/cm^2.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