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篇
建筑科学   1篇
无线电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围绕社区全生活链服务需求,以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为价值导向的智慧社区将成为人类更加向往的居住地。智慧社区采用5G网络技术,以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主要技术手段为支撑,统筹各类服务资源,搭建智能运营管理平台,构建各种智慧应用场景,创建高品质社区生活。以长三角地区某城市智慧社区建设为例,分析了智慧社区建设需求,阐述了设计思路、建设内容与应用场景设计,并对智慧社区的发展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1引言集感知、识别、命令、执行一系列功能于一体的材料,称之为智能材料。近些年来,智能材料逐渐进入我们的视线,在各领域的应用已得到全面展开。  相似文献   
3.
武世伟  王廷  侯焕娣  申海平 《化工进展》2022,41(10):5406-5415
浆态床渣油加氢技术的核心和关键是采用了高分散性催化剂,其具有定向催化加氢活性和抑制结焦能力,保证了渣油中沥青质的高效轻质化,维持装置长周期稳定运行。而在分散型催化剂中添加助金属,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催化剂的成本,还可以显著提高催化剂的加氢活性。本文全面综述了浆态床渣油加氢裂化技术中分散型双金属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包括钴-钼、镍-钼、铁-镍等双金属催化剂,重点介绍了双金属催化剂的活性和活性相结构,同时分析总结了不同双金属催化剂的优缺点。通过探索双金属催化中金属之间的协同作用,深入认识催化剂活性相结构,展望分散型双金属催化剂的未来发展,对渣油高效转化催化剂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相变微胶囊与热红外隐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论述了相变微胶囊(PCM)的特点及应用于热红外隐身技术(TIS)的可能性基础上,指出了TIS对PCM的要求、应用条件及困难,首次提出了热反射/温度自适应红外隐身复合涂层(TTC),并对其设计指导思想、涂层结构、涂层功能、实验结果以及在热红外隐身中的应用可能进行了分析.复合涂层面层为降温作用为主的热反射隔热层.中间层为调节温度为主的相变涂层,底层为耐蚀涂层,分析及初步试验结果表明:热反射/温度自适应红外隐身复合涂层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具有明显的降温及温度自适应功能,有利于实现目标与背景的红外融合,为对抗双波段红外热像仪反隐身技术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热融合型红外隐身涂层用于战场的限制条件,提出了具有较好环境适应性的红外隐身材料的设计理念;从涂料性能和涂层结构两方面给出了隐身涂层的改进措施,采用梯度功能涂层的设计方法实现了目标温度的逐级补偿调控,研发了红外智能梯度隐身涂层(IIGSC).该涂层实现了对目标温度的逐级补偿控温,使热隐身性能更加优越,环境温度适应性更好.首次提出隐身涂层的灵敏度和环境适应性,对隐身涂层的灵敏性进行了强化研究,同时对隐身性能进行了评价,隐身效率可达59.5%.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迷彩红外隐身涂层靠控制发射率和变形伪装实现隐身,当目标温度与环境温度存在较大差异时隐身效果不佳.为了提高涂层的红外隐身效果,提出相变降温复合隐身涂层的设计理念.本文论述了以低发射率或采用红外变形手段的传统热隐身涂层的弊端,提出了既能适用于单调背景或复杂背景,又能对抗不同波段热成像探测系统的热红外复合隐身涂层.从涂层结构、涂层作用和涂层设计应用的可行性方面进行分析,说明该复合隐身涂层具有好的降温和控温作用,有利于实现红外融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