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篇
建筑科学   3篇
水利工程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利用低频交变脉冲电絮凝气浮法对重度富营养化的池塘水体进行修复,探讨了电极材料、电解时间、脉冲电压、脉冲频率、占空比等参数对叶绿素a的去除率及单位去除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叶绿素a含量为345.3~517.7 mg/m3的重度富营养化水体,选择脉冲频率为0.1kHz、脉冲电压为25 V、占空比为70%的工艺参数,采用铝电极电解20 min后对叶绿素a的去除率即可达到92.36%,对UV254的去除率为40.83%.经处理后,水体的叶绿素a含量降低至33.48mg,/m3,大大降低了水体中藻类以及天然有机物的含量,表明该方法可作为蓝藻暴发时的应急处理措施,迅速有效地消除藻华.  相似文献   
2.
水上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技术去除双酚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水上介质阻挡放电法(DBDow)去除水体中双酚A(BPA)的效果与机制,考察了峰值电压、BPA的初始浓度、pH值、电导率等对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峰值电压(20、21、22、23、24 kV)的升高,BPA降解率升高,初始浓度为0.684 1 mg/L的BPA在30 min时降解率均超过85%。当峰值电压为24 kV、BPA初始浓度为0.334 0~0.684 1 mg/L、初始电导率为2μS/cm、pH值为7时,随BPA初始浓度的增加,BPA的降解率增大,其中初始浓度为0.684 1 mg/L的BPA降解率在30 min时达到90%。此外,BPA降解率还随pH值的升高而降低、溶液初始电导率的增大而升高。根据GC-MS检测到的中间产物,推测BPA可能的降解途径为:BPA断裂生成4-异丙烷基苯酚自由基,4-异丙烷基苯酚自由基形成2,5-二叔丁基酚以及丙三醇,而丙三醇进一步生成乙二醇。  相似文献   
3.
采用固相萃取前处理技术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了典型内分泌干扰物(EDCs)在南宁某城市污水处理厂各处理单元中的分布状况,并对各单元的处理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进水中双酚A(BPA)、雌酮(E1)、雌二醇(E2)和雌三醇(E3)的平均浓度分别为2.86、10.32、4.62和1.78 μg/L,出水平均浓度分别为0.87、2.65、2.45和0.53 μg/L,进、出水浓度均偏高,具有一定的环境风险.E1和BPA主要在氧化沟工艺中被去除,E2主要在沉淀池中被去除,而E3主要在沉砂池和氧化沟中被去除.  相似文献   
4.
在系统回顾污水生物处理活性污泥法的基础上,以生物氧化沟、生物好氧流化床、生物转盘、接触氧化法作为典型工艺案例,论述了通过氧传质来调控工艺过程节能效率的途径,包括气源风机、供风管线与输配、气液传质、液固传质等多步骤。讨论了水质成分/水质结构、表面活性剂、反应器特征、环境因素、工艺变化等因素对氧利用效能的影响,从风机性能与气体输送、工艺创新与反应器结构优化、微生物污泥与运行管理的结合提出基于氧调控的总体节能策略。建议加强科学基础、技术范围、规模放大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从污染物削减、碳减排、生态风险等方面提出更加全面的能量约束评价系统技术。  相似文献   
5.
水上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去除微囊藻毒素-LR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水上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对微囊藻毒素-LR(MC-LR)的去除及其反应动力学。在室温和常压下,考察了峰值电压、初始电导率、溶液初始浓度和pH对降解率影响。结果表明,水上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降解MC-LR的过程均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随着峰值电压的升高,MC-LR的降解率升高。高的溶液初始电导率和初始浓度不利于放电等离子体MC-LR的去除,反应过程中溶液的电导率增长速率与毒素降解速率呈现正相关性;pH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更有利于毒素的去除,反应20min后溶液pH均会下降到3左右,H+浓度直线上升;初始浓度为26.16μg/L的MC-LR经过100min的处理之后降解到0.23μg/L,去除率达到99.35%,低于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限值1μg/L。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