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7篇
建筑科学   15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1篇
武器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2.
为探索制备低明度热反射颜料的方法,选取不同粒径的硅粉与钛镍黄(Ti Ni Y)混合,再将混合颜料按一定的比例与有机硅树脂混合,制得建筑节能涂料。考察了硅粉粒径及其与钛镍黄的配比对涂层颜色及热反射性能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色差仪和紫外/可见光/近红外分光光度计表征了原料的相组成及形貌,以及涂层的Lab色空间值和太阳光反射率。随着硅粉粒径减小,纯硅粉涂层的明度和太阳光反射率均逐渐升高,而混合颜料涂层的明度和太阳光反射率反而降低;随着硅粉含量增加,涂层的明度持续降低,但太阳光反射率下降到一定程度后不再降低。由某市售白色隔热底层(厚1.00 mm)与Ti Ni Y–Si混合颜料涂层(厚0.05 mm)组成的双层结构涂层的近红外反射率由Ti Ni Y–Si混合颜料单层涂层(厚1.00 mm)的42.41%升高到47.93%。可见硅粉能在降低钛镍黄涂层明度的同时,使反射率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而采用双层热反射涂层结构既可获得低明度,又能维持一定的热反射能力。  相似文献   
3.
4.
采用巴豆醛氧化与环己酮氧化耦合即共氧化法制备ε-己内酯,以巴豆醛代替苯甲醛,在非催化条件下进行氧化反应,主要考察了溶剂种类和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氧气流量及原料投料比对氧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极性较大的乙酸乙酯作为反应溶剂,反应效果较好;较佳的反应条件为乙酸乙酯15 mL、环己酮投入量12 mmol、巴豆醛投入量24 mmol、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12 h、氧气流量10 mL/min,在上述条件下进行氧气/巴豆醛氧化环己酮反应制备ε-己内酯,环己酮转化率为41.77%,ε-己内酯选择性为94.06%,巴豆醛转化率为83.07%,巴豆酸选择性为95.49%;采用共氧化法工艺制备ε-己内酯是可行的,同时能得到附加值较高的副产物巴豆酸。  相似文献   
5.
文章揭示了双盘双网混凝土喷层对围岩应力分布规律的影响,以及双盘双网混凝土喷层结构自承载能力与普通混凝土喷层结构自承载能力之间的差异。对两种不同混凝土结构的承载机理进行了分析,并通过计算机模拟对两种不同结构下围岩应力进行了量化研究,结果表明双盘双网混凝土结构不仅改变了单网支护时混凝土的受力状态,使其成为约束混凝土,而且使得围岩应力集中情况大为改观,研究结果对软岩巷道的支护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侯鹏亮  江向阳 《硅谷》2010,(18):46-46,60
采用集成运放AD603和AD818级联的方法实现宽带增益要求,后级推动由分立元件实现,系统总增益由电位器调节控制,并采用合理化布线和外界屏蔽罩等多种抗干扰措施减少噪声和抑制高频自激。整个系统供电由LM317和LM337自制稳压可调电源完成。实际测得系统3dB通频带为0~10MHz,最小增益0dB,最大增益67.6dB,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基本实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基于国家当前执行的公共建筑节能标准,评价分析了当前节能标准对于中央空调系统综合能效比适用范围,通过计算分析得出:现行国家标准对于公共建筑中央空调系统最低能效比约束值为2.67W/W,本文对于评价新建筑建筑空调系统能效比和既有建筑空调系统节能运营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8.
TiO2对室内污染物的净化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袁泉  冯国会  徐光  江向阳 《制冷》2006,25(4):32-36
概述了室内污染物的种类及危害,介绍了目前几种室内空气净化技术原理及优缺点。重点阐述两种新型复合净化技术的原理、优势及试验研究进展,并对室内空气净化技术进行展望,指出其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底层架空的多层建筑与底层非架空的多层建筑风场的分布,探讨底层架空建筑对周围风场分布的影响.方法以计算流体力学理论为基础,采用数值的方法定性的分析其迎风面与背风面的总压力之差,并与宽度和高度相同的非架空的多层建筑周围风环境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得到了底层架空的多层建筑和底层非架空的多层建筑周围速度场、压力场、迹线图的分布情况,并对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论非架空的多层建筑的迎背风面总压差随着高度增加而增加;而底层架空的多层建筑的迎背风面总压差随着高度增加而降低.在同一位置上,底层架空的多层建筑的迎背风总压差基本上都大于非架空的多层建筑的迎背风面总压差.该结论可作为底层架空的多层建筑周围风环境研究的前期指导和风洞验证.  相似文献   
10.
室内空气环境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室内空气质量好坏影响工业建筑内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工作效率、工作环境热舒适性等。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中英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中室内环境与职业健康指标内容、分值、最低要求、权重以及具体指标内容差异,找出了我国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中室内环境与职业健康评价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标准完善修订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