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建筑科学   3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汤舸 《城乡规划》2017,(6):115-116
近几年,只要谈及上海的人口问题,往往都会引发激烈的讨论。上海现在有多少人口?上海是否应该控制人口?控制人口应该用什么手段和方法?上海人口控制的目标是否应该是2500万?这个目标是太低了还是太高了?控制人口能解决所谓的"大城市病"吗?诸如此类。以上每一个问题都引发过无数正式或者非正式的争辩与思考。在很多场景下,  相似文献   
2.
目前国内数字孪生城市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有利时机,但存在“重单一应用场景,轻城市综合视角和数据底座”“重物理性数字孪生,轻社会性数字孪生”和“缺乏对数字孪生城市核心价值的评价标准”等问题。在上海探索超大城市精细化治理的背景下,初步探索当前数字孪生城市建设实践的模式和问题,围绕基层治理的目标,结合花木街道数字孪生城市的实践,探索构建数字孪生城市的3个工作体系:工作方法体系、数据底座体系和评价指标体系。工作方法体系是数字孪生城市建设的整体方法论和指导纲领,数据底座体系是对数据基础和技术底座的新要求,评价指标体系是指导数字孪生城市建设调优的评价标准和参考框架。  相似文献   
3.
依托人口普查和经济普查的数据平台,对2000—2010年上海市人口的居住和就业的空间变迁进行较为详实的呈现。研究发现,上海常住人口的居住空间变迁有2个特点:居住空间呈现圈层特征,其密度向外递减,且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向外扩散;同时,不同年龄组人口在居住空间上呈现高度分化的态势。造成这种变迁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劳动年龄的净迁入人口大量进入中心城周边地区。人口普查和经济普查数据的叠加分析表现出这样一种现象:就业在中心城区的空间聚集度远高于居住,而向中心城周边地区的扩散速度则远低于居住,其后果是职住分离状况的加剧。在上海市应对未来人口规模的持续增长的情境下,该研究可提供一个基于城市功能与空间结构调整的视角。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