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建筑科学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中国席居制度溯源提问录》是张良皋先生于20世纪60年代酝酿并逐步写成、凝练中国席居制度命题的阶段性成果,该《提问录》链接着20世纪60-80年代知名学者间的学术笔谈和观点碰撞,也是张良皋先生后期深耕武陵干栏并收获等身著作的学术原点,具有里程碑意义。文章以《提问录》的整理与解析为基础,平行阅读专家们的往来信件与后续成果,以《提问录》中的“探源、设问、立论、延伸”为线索建立若干逻辑锚点,试图厘清那个时代的学者如何看待席居源流、消亡以及模数制的问题。文章旨在通过梳理一段学术史,引发对早期建筑史研究范式的讨论,既给今天学界以启示,又是对张先生百年诞辰的最好纪念。  相似文献   
2.
以堂室格局为线索,运用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将湘西苗族与土家族的传统民居分为"前堂后室"型、"切分组合"型和"一明两暗"型3类,进而厘清它们的分布情况,探究变迁机制及潜在的变迁动因,以期辨析苗族与土家族的住居空间特质,并为该地区传统民居的存旧续新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苗族传统民居的构架形式主要为基于某些穿斗基本型的扩展类型,而其侧样设计可以说凝练了作为“能主之人” 的工匠群体的核心智慧,其工匠术语、构件名称、常用尺寸数据、找水方式、工艺流程等既具有在地适用性,又是区 域匠艺的集中代表。因此立足实地调查和工匠访谈,聚焦苗族传统木构民居侧样设计的关键技术,选样探讨苗族匠人 的在地营造智慧,探究其基于生活状况及环境差异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4.
汤诗旷 《华中建筑》2015,(2):146-152
中国传统民居作为特定的研究对象,可以提供诸如"居住模式演进、空间转化递变、气候地理适应、人文信息传承"等极为丰富多样的地域性特征要素。但即便归属相同的较大民居谱系,不同村落个体间表现出的文化特性、发展脉络及其基于气候地理的因应特征可能差别迥异。通过跨学科的文献学理论方法,对古村落行政体系、宗法制度、人伦架构等人文信息以及村落自然环境、风土建构筑物(如桥梁、庙宇、戏台等物质遗存)的演变过程进行解读,可完善一般民居调研的纯建筑学方法,以诸文献的相互印证,为掌握地方史、家族史提供更为可靠、全面的多层次信息。笔者作为助教参与了同济大学-法国夏约学院2011年度的山西平遥水磨头村联合设计,试图将调研时悉心整理的碑刻文献、地方志等进行对照解读,为水磨头村调研弥补空白,佐证辨伪提供有力证据。从而多角度,多层次地丰富村落的解读文本,为"小区域"的村落特征提供"特异化"证据。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建筑保护理论与法理交叉的视野审视当今历史建筑保护政策层面存在的缺陷,明确"历史建筑"与"风土建筑"概念不同阐释面向之后,通过横向比较、分析原因,重点讨论了历史建筑保护立法工作中的首要问题,即全国统一立法的必要性及其目标设立,也揭示了历史建筑保护统一立法工作对风土建筑保护的重要意义。1)  相似文献   
6.
基于近年对武陵山区大木工匠的跟踪调查,以45位掌墨师的口述史资料及相关测绘信息为基础,解析当地民间工匠生存与传承的现实图景,据此对武陵山区民间建造体系的建造史进行补充。对当下传统工匠面临断代危机这一现象探讨,具体解析为工匠执业从稳定到流动、师徒传承从传道到传技、建造模式从面向社群到面向市场、营造技艺的核心知识从社群默认的惯习到被工业标准化生产取代的转变。指出传统村落与民居保护需要建立工匠保护体系,并提出工匠保护的相应思考。  相似文献   
7.
2020年11月6日~11月9日,第25届中国民居建筑学术年会在西南民族大学召开。会议以"当代视野下的民居传承与聚落保护"为主题,希望根植传统民居文化的同时,面向生活现实需求,探索传统民居文化基因的可持续传承与发展的当代创新路径。以"传统民居与聚落""现代技术与民居营造""乡村规划与传统村落""民族地区传统民居与聚落"为四条主要线索,根据会议发言、论文和相关背景文献对主要观点进行了整理与解读,并结合当下乡村发展问题,探讨我国多元发展背景下的传统民居研究现状,最后对民居学术研究深化拓展的新动向与新趋势提出展望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从传统聚落语言学转向的必然性出发,通过类比聚落语言概念、引入语言属性系统总结该领域研究的阶段现状。以鄂东南金寨村为例,聚焦传统聚落的整体性认知和重构,针对当下语言转向研究的困境提出构建传统聚落元语言的研究方法,旨在为聚落语言研究的体系化奠定相关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