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建筑科学   10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一个大型公共建筑,我们是盖给领导.展现宏伟魄力.还是盖给老百姓.让他们有一个交流游玩的空间?我想对这个问题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这次我们从全国最发达的地区齐聚在这里.共同讨论这个话题。我相信在后面的论坛里.各位嘉宾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2.
千百年来,内蒙古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逐渐形成了其独树一帜的建筑文化圈。该文化圈横亘3000余公里,各部分所处的自然环与人文环境差异性较大,所形成的传统建筑文化差异性也很大,因此,在研究内蒙古传统建筑文化的侍承与发展时“域”的概念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鄂尔多斯市库布齐沙漠西贝铁军沙漠培训基地的场地为引,梳理回顾了其研讨中心十一间沙屋的设计思考过程。这是一场在内蒙古苍茫大漠起伏的沙谷间追寻精神与心灵的体验,亦是一次在感性与理性中对二元论实践性的探讨,以此追根当代中国西北大漠的建筑如何“生之于沙,而归之于沙”。设计在承载“场·域特质”的同时,以不受束于“地域文化符号”的方式,感悟同自然融合和对抗的过程,讨论当代技术与材料如何在场域中走向“新的自我”,并在原始而朴拙的形态之中唤醒新沙漠建筑精神的永恒性。  相似文献   
4.
与东部核心城市相比,西部建筑表现出的相对独特、稳健、浓郁的地域特色和创作方法在某种程度上抗拒了简单全球化所带来的城市问题。在面对西部当代建筑时,强大的地域文化与特有的建筑环境是建筑师面对延续传统、建筑创新的同时,更值得思考的问题。在内蒙与工业大学举办的西部论坛中,通过聚焦多位扎根西部创作和有过西部建筑实践的知名建筑师,从实际环境和条件出发,对西部建筑创作的现状与未来进行深入交流。  相似文献   
5.
自从跨出清华园进入大社会我就来到了大西北黄土高原上的千年古都西安,在这里安生立命四十年。作为一个建筑师我庆幸自己来到了这片历史文化的沃土。刚走上设计岗位我只希望做一名称职的建筑师,很好地满足业主要求,符合建设条件的实际,在建筑艺术上要有所追求而得到大家的认可,如此而已。但随着接触的项目越来越多,慢慢体会到,此中学问越来越深,既没有一成不变的定律,更没有固定的工作法。1970年代我承担了两个小项目,一个华清池大门,一个是阿倍仲麻吕纪念碑。  相似文献   
6.
背景与项目 当下,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城市空前高涨的建筑大潮已渐渐逝去,国家为改善和提高村镇农民的生活环境品质,美丽的乡村建设正大规模地展开.内蒙古自治区也随着国家政策导向,在各地区政府的主持下,短、频、快地全面展开“十个全覆盖”的乡村环境整改与建设,村容村貌很快便焕然一新,乡村文化与乡愁也正在发生变化,为唤回乡村的美好记忆,呼市托克托县政府决定在黄河湿地旅游区做生态度假村规划与建筑设计.我受邀欣然接受了该项目的设计,而郝家窑村史博物馆便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7.
李娜  温捷强 《山西建筑》2010,36(28):8-10
描述了当代世界建筑设计中结构思维的体现,具体就内蒙古某中学体育馆设计作了论述,体育馆设计通过采用主动的结构思维来思考问题,使结构更好的服务于建筑,从而使建筑与结构有机结合,达到建筑设计要求,并能有效的控制建筑经济成本。  相似文献   
8.
温捷强 《华中建筑》2005,23(6):171-173
项目介绍 该建筑位于呼和浩特市大青山南部半坡处,基地南有一座攀岩石壁,建筑面积908.2m^2,钢混框架结构。设计以攀岩石为照壁、以大青山为底景,通过建筑分体设置并楔入山坡及使用山石构筑建筑外墙的设计,使建筑与环境共融、与自然共融、臻得天人合一的境界。  相似文献   
9.
彭礼孝:多数人的建筑一个大型公共建筑,我们是盖给领导,展现宏伟魄力,还是盖给老百姓,让他们有一个交流游玩的空间?我想对这个问题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这次我们从全国最发达的地区齐聚在这里,共同讨论这个话题。我相信在后面的论坛里,各位嘉宾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10.
宝贵石材给我最大的感觉是,它不只是宝贵研发的一种石材,更是宝贵的一种思想和宝贵的一种精神,这种思想和精神能够激发建筑师某种感觉,能够互动。石艺如人,宝贵石艺和宝贵一样有亲和力,尤其是对建筑师有一种亲和力,这种材料仿佛为建筑师打开了一扇灵感之窗,使建筑师对材料有了新的构想和再认知,对设计表现也有了更高或更大的把控度与自由度。之前,我认为由于材料方面的种种限制,天然石材无论是低档还是高档有时都不能完全地表达出建筑师所设想的建筑内涵,而宝贵石艺的出现打破了我原来固有的认知。我觉得真石材有一定的质感和肌理,但缺少自由度,想用真石材做的形式有时很难做出来,想阐述的思想也无法表达出来,但有了再造石后就好多了,不再纠结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