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8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噪声控制技术课程教学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手段单调和实践教学较少等方面的不足。文章从项目化教学入手,改进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等几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改进噪声控制技术课程教学模式,保证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分析整体式压电车削测力仪的原理、结构和性能,测力仪只需一个三维压电石英力传感器,把切削力分解成3个方向的分力,像一把普通的外圆车刀一样安装在机床的刀架上,对机床的系统特性不产生影响,在数控机床高速切削薄壁筒的质量监测中应用。  相似文献   
3.
项目教学法在高职“环境监测”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项目教学法在高职"环境监测"课程教学中的实施过程,从项目选取、项目实施、项目评价及注意问题等方面初步探讨了项目教学法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4.
粉煤灰微晶玻璃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宗舞  王立久 《粉煤灰》2006,18(6):33-35
综合分析了国内外粉煤灰微晶玻璃的研究现状。综述了粉煤灰微晶玻璃的主要原料、原料配比、晶核剂的发展方向、制备工艺及复合型粉煤灰微晶玻璃的研究趋势及应用前景,作为一种新型绿色材料,粉煤灰微晶玻璃在建筑装饰领域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号。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涤纶吸水性差、回潮率低、易起球、抗油污性能差及存在极光等问题,本文对涤纶进行了改性研究。以碱减量作为主要指标,研究了促进剂用量、Na OH浓度、碱减量时间、温度、浴比等对涤纶亲水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温度为100℃、浴比为1︰50、时间1 h、碱浓度为10 g/L、1227促进剂用量为总溶液的0.06%时,效果最佳;经过碱减量处理后,对涤纶表面的剥蚀作用增强了涤纶毛细管原理,吸水性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6.
王宗舞  魏家红 《煤炭技术》2013,32(3):175-177
在MARKAL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体现区域特点的煤炭资源配置优化模型。利用三元区间数的弱偏好序关系及弱最优解的求法,处理了三元区间线性规划优化模型中参数的不确定性,并求出了相应模型的解。结果表明:利用三元区间数规划得到的弱最优解,一定程度上决策者可以根据主观偏好及区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决策变量值,得到满意的方案,为区域煤炭资源优化配置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以偶氮二异丁基腈为引发剂,合成N-(4-溴-3,5-二氟苯基)丙烯酰胺(BDPA)、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三元共聚物计算机直接制版用成膜树脂。产品共聚物由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进行了表征。考察了聚合温度、引发剂、各单体用量对聚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共聚体系的表观活化能为98.4 kJ/mol,聚合速率与引发剂摩尔分数的0.314次方,BDPA摩尔分数的0.864次方,甲基丙烯酸甲酯摩尔分数1.983次方以及甲基丙烯酸摩尔分数0.965次方成正比。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摩尔分数对聚合速率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推进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在确定Ca0-Al2O3-SiO2系统粉煤灰微晶玻璃原料最佳配方的基础上,以粉煤灰微晶玻璃、彩色碎玻璃和普通平板玻璃为原料,采用适当热处理制度,研制出可作为高档建筑装饰材料的复合型粉煤灰微晶玻璃;并对制品的试制过程和性质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9.
采用环氧氯丙烷、四乙烯五胺改性花生壳成功制备了氨基功能化吸附剂,并应用于水中Cr(Ⅵ)的吸附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较好的吸附条件为:改性花生壳投加量1.5 g/L、吸附溶液初始p H为3.0、吸附时间1.5 h,对Cr(Ⅵ)的吸附率可达96.2%,明显高于未改性花生壳的72.7%。  相似文献   
10.
以羧甲基纤维素(CMC)为主要原料、过硫酸铵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以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等单体为改性剂,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接枝共聚,制备了改性CMC絮凝剂,分析了质量比、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并将改性CMC絮凝剂用于去除浊度试验。结果表明:最优制备条件为CMC∶单体总量比为3.5∶10,单体配比AA∶AM∶DMDAAC为4∶3∶3,反应温度75℃,反应时间3 h,引发剂用量0.25%;当p H值为8.5,絮凝剂投加量20 mg/L,依次先180 r/min搅拌10 min、再30 r/min搅拌15 min、最后静置1 h混凝沉降条件下,絮凝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