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篇
建筑科学   5篇
冶金工业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协调好生态环境保护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推进少数民族游牧民人口聚居区的城镇化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藏区游牧民定居的一项重要内容。实施牧民定居工程,是改善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牧民生活质量、结束牧民游牧历史、减轻政府管理成本、推进牧区走向小康的重要途径。论文在回溯合作市游牧牧民定居基础上,选择经济发展条件、社会发展条件、区位条件14个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合作市41个行政村(37个行政村、街道办事处管辖的2个村民小组)的综合实力进行测算,按照实力大小将全部村庄划分为四级。对比发现,其中城郊村庄实力明显优于周边乡镇,牧区优于半农半牧区;游牧民定居点选择往往选择发展实力和条件较好的村庄;根据合作市游牧民定居的方式和途径,可以将其村庄的发展类型总结为村改居、发展村、控制村、撤并村四种,并提出了各类村庄发展引导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基于甘南州10个城镇总体规划的图文数据,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对甘南州10个城镇的现状建设用地和规划建设用地的规模和空间形态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了城镇总体规划中城镇规划者开拓城镇建设用地常用的6种模式,并对城镇建设用地的空间拓展进行了反思,提出了城镇建设用地的空间拓展必须考虑"内部增长",而不是继续向外扩张的观点,以期为城镇规划工作和控制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4.
乡村聚落是中国聚落体系中的重要 组成部分。受自然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生 产生活方式、民族风俗和宗教习惯等因素的 影响,长期以来,我国乡村聚落空间布局处于 自发选择的状态,普遍存在着布局散乱、人 口规模小、占地面积大、基础设施落后和公 共服务不足等问题,亟待优化。以碌曲县第 二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图为基础资料,利用 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从高程、河流、路 网、地域经济类型等方面对碌曲县乡村聚落 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 海拔对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型 铸”作用,河流和路网格局对聚落具有明显 的引导作用,农区—半农半牧区—纯牧区聚 落差异显著,从集群分布走向分散分布。应 用综合发展实力指数函数,将碌曲县行政 村分为高(Ⅰ级)、中(Ⅱ级)、低(Ⅲ级)三 个发展实力等级。在综合考虑各乡村聚落自 然地理环境、发展潜力、区位条件的前提下,对村落等级规模进行优化,将村落分为优先发展 型、控制发展型、异地搬迁型进行调控。引入成本加权距离(cost weighted distance)和改进型 场强模型,计算各个乡镇的辐射量,结果表明,最大辐射量出现在玛艾镇和郎木寺镇周围,且沿 洮河河谷和国道213线形成南北两条辐射带。因此得出结论:乡村聚落空间结构优化要按照“中 心带动,以点带轴,以轴带面,两翼互补,整体推进”的原则开展,最终形成“两心、两轴、两翼” 的乡村聚落体系空间结构格局。  相似文献   
5.
疏勒河流域处于河西走廊西部,气候干旱,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而随着人口的大量迁入,水土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会引起与地表水-地下水循环转化相关的生态环境变化.主要从水资源、耕地、人口、林地、草地、荒漠化土地方面的变化及其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移民工程对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疏勒河流域的水土资源开发利用总体趋势不断完善,人口与耕地、林地、草地、荒漠化土地具有正相关性,所以在以后的开发利用过程中,要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出发点,以水土资源为核心,定发展、定绿洲、定林草,促进疏勒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LAD和LBS的发展及应用, 用户的数字足迹为有效展现城市人口流动的 轨迹和时空聚集状态提供了便利,弥补了传 统城市调研和空间规划的缺陷。本文借助百 度热力图,并结合ArcGIS,分析了武汉主城 区人口在典型日期(工作日和休息日)流动的 时空特征。结果表明:人口集聚表现出明显 的波动性变化,工作日的波动性强于休息日; 出行时间存在着相位差,休息日的滞后性和 后延性更强。人群活动的时间节律主要受规 则性和自由性活动的控制。在空间上,工作日 与休息日高集聚的场所有一定差异,工作日以 商业中心、交通枢纽和就业中心为主,表现出 非常明显的工作指向性;休息日则指向传统 的购物中心、大型交通枢纽和新兴城市综合 体。因此,需要对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中的部 分“中心”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