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建筑科学   8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自行车道彩铺源自欧洲,但欧洲城市与北京之间交通背景存在巨大差异,通过北京的实地调查、居民意愿调查,探明自行车道彩铺在广大市民对改善自行车交通环境的主要诉求中排名最后;通过对自行车道彩铺的作用和负面效果的分析,得出了自行车道彩铺不适合大量铺设,仅在立交桥区、环岛区的机非交织段需要。在道路平面交叉口应以划线方式明确自行车的路权,只有在极少数机非交通事故多发段才需要彩铺。  相似文献   
2.
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交通影响分析制度目前尚存在各种管理上的问题。为了使交通影响分析不断适应日趋复杂的城市交通及土地使用系统,真正发挥其作用,本文对我国交通影响分析的管理制度进行了探讨,提出应建立:交通影响分析资质管理制度,包括市场准入制度和招投标制度;交通影响分析报告评议和审查管理制度,包括报告的评议和审查程序、编制技术标准和审查标准、评议和审查主体;建设项目落实交通影响分析报告的监督管理制度;交通影响分析的时效管理制度;交通影响后评价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3.
北京轨道交通系统发展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系统是北京市坚定不移的交通发展战略,大力发展以轨道交通系统为骨干的快速公共交通系统则是发展公共交通系统的重中之重.如何科学规划和建设北京市轨道交通系统,使其能够真正引导和带动城市的快速、可持续发展,使轨道交通成为服务于城市交通的主导客运方式,是北京市中心城及各新城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4.
2007年1月22日至31日,应德国亚琛大学及法国巴黎地震监测研究所的邀请,北京市减灾协会派出7人考察团赴法国和德国,就城市综合防灾减灾建设情况进行了考察交流。  相似文献   
5.
交通影响分析是在开发项目的立项或审批阶段,定量分析城市土地开发项目或土地利用变更对交通的影响效果,并确定相应的交通改善措施,以减少开发方案对周边交通负荷的影响.其目的是评价和分析建设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新增加的交通需求对周围交通产生影响的范围和程度,进而在保持一定服务水平的条件下提出缓解对策或改善方案,实施补偿政策,以减少项目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缓解项目开发引发的交通量对周围道路交通的压力.交通影响分析是一项实践性极强的工作,同时又是一项细致性、微观性的工作,城市中的微观交通供需矛盾如果处理不好,势必将影响到宏观的交通运行状况.  相似文献   
6.
引言 2005年1月27口,《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 2020年)》(以下简称"总规")得到国务院的批复.总规中确定公共交通系统的发展目标为:全面推行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加快确立公共客运交通在城市日常出行中的主导地位,积极引导个体机动化出行方式向集约化公共交通方式转移,促使城市客运出行结构趋于合理.地面公交作为公共交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现在还是将来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北京市现状地面公交系统却存在着诸多问题,影响了公共交通系统的整体服务水平,减少了地面公交的吸引力,成为北京市整体客运结构不尽合理的原因之一.本文旨在总结现状地面公交系统的问题,分析其症结所在,提出对策建议,引导未来公共交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2012年7月21日,北京遭受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一场暴雨袭击,造成了重大的人员、财产和经济损失.暴雨过后,有很多城市发展、建设、管理的问题值得我们反思. 快速城市化时期城市建设与自然生态的关系趋于紧张 我们所处的快速城市化时期,城市各类建设迅猛增长,为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提供了空间载体,但同时大量增长的城市建设对城市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在快速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城市建设导致高绿地、不透水的铺装、道路、广场等硬地区域大量增加,建设项目开发后的地面雨水径流大于开发前,建设增加越多,地表径流相应增加越多,雨水大量汇集,使城市低洼地段造成严重积滞水.同时,雨水渗透途径被阻断,破坏了自然界的水循环系统,地下水得不到回补,严重影响北京的生态环境.大量集中的城市建设造成城市局地小气候的改变,城市热岛效应增强,强对流天气增加,酷暑、暴雨等极端天气增加.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北京市交通与土地使用规划编制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北京市现有规划编制技术及机制的对策,包括:完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等规划技术法规、加强城市用地规划与交通规划编制的互动机制、加强城市用地规划及交通规划调整联动机制、引入并加强城市用地规划与交通规划协调性评价机制、建立土地开发建设和交通设施建设的相关主管部门之间的行政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