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建筑科学   3篇
  202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结合深圳都市圈的发展建设,聚焦深惠边界地区,深入剖析了深惠边界地区人口、产业、空间特征,以期为其他边界地区提供借鉴,支撑深圳都市圈以及其他超大城市都市圈深入实施建设。研究发现边界地区出现了产业-人口双螺旋的转型升级模式,但设施配套和空间组织不足,结合深惠边界地区现状基础,提出优化各组团空间组织模式,培育综合性科技产业新城、面向主导产业需求的产业空间精准化供给、提供适应地区未来人口特征的公共服务设施、打通深惠边界地带的交通联系等四方面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
从空间形态与空间流动视角,基于LBS大数据与碳排放因子分析法,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进行多尺度通勤碳排测度与空间结构模式相关分析。空间形态视角下,基于人口密度、职住平衡等分析发现,高密度空间、有效职住平衡、公共交通服务更有利于形成低碳通勤模式;空间流动视角下,基于中心格局、中心等级、流动网络三个维度下的五种空间流动模式分析发现,多中心、扁平化、邻近流动的通勤空间模式,更有利于通勤碳排降低和空间发展平衡。同时,空间结构模式塑造也需考量城市品质与空间活力,耦合中心体系、交通服务等要素,平衡低碳发展与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城乡建设低碳发展面临从定性分析到定量化核算的新要求。在梳理省级、城市、城市片区、社区等不同层次碳排核算方法差异的基础上,以城市片区为研究对象,构建包含建筑、交通、市政、工业、碳汇等模块的碳排放核算模型。从优化城市布局、调整能源结构、低碳城市建设三个视角,探讨城市片区低碳发展可采用的减碳技术。研究表明,预留蓝绿空间构建通风廊道、优化能源结构、建设绿色建筑、推进低碳交通体系、循环利用资源、挖掘高效碳汇等技术手段的运用可以共同推进城市片区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