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建筑科学   4篇
能源动力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川西高原甘孜州传统民居为模拟对象,通过DesignBuilder对其能耗进行模拟,对比分析现存典型民居有无阳光间的采暖能耗和以石材、加草黏土、夯实黏土、加气混凝土、轻砂浆砌筑黏土砖砌体5种材料为主体的不同围护结构,以及4种不同外墙保温材料在不同的厚度下对当地民居采暖能耗、碳排放、经济成本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保温材料中能耗最小的是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能耗最大的是聚氯乙烯硬泡沫塑料;对于保温材料厚度,4种保温材料厚度在150 mm时达到最佳能耗表现,同种类型保温材料随着模拟厚度的增加,能耗逐渐减小;在5种围护结构材料中,加草黏土作为一种就地取材、成本低、性能优良的绿色建筑材料,其采暖能耗和碳排放综合性能明显优于其余者,可制作成加草黏土砖用于民居外墙建造,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2.
利用全国范围大样本调研的方法,研究了长期热经历对人的热感觉评价产生的影响,并得出了热适应规律。根据我国南、北方人不同的室内热经历,将人群分为4类。结果发现:经历过不同室内环境的人,对相同环境的抱怨会增多;生活在有供暖环境的北方人的热舒适温度向偏暖方向偏移;南、北方人对不同热环境的适应时间也存在着差别。  相似文献   
3.
辐射末端结构类型对其换热性能的影响很大,然而现有的辐射末端换热性能评价方法中缺乏能够反映结构影响的参数。本文基于辐射末端传热模型提出结构热阻的概念,并通过实验测试对比分析了四种辐射顶板的结构热阻值。结果表明结构热阻可以较好地反映不同结构类型的辐射末端换热性能,并且基于结构热阻的预估结果可以满足工程应用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4.
上海属于非集中供暖地区,当地居民所形成的部分时间、部分空间的自由运行供暖模式是供暖能耗处于较低水平的重要原因。对224户使用空气源热泵空调器供暖的住宅能耗进行了调查,同时分别选取使用空气源热泵空调器和燃气壁挂炉+地板供暖模式的各10户居民进行室内热环境和热舒适的跟踪调查。结果表明,自由运行供暖模式的能耗很低,室内环境状况较差,但居民能够通过供暖设备的使用改善自身的热舒适;随着全空间供暖设备的增加,供暖能耗将显著上升,同时供暖模式的改变将逐渐改变该地区居民的适应性,带来产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5.
对集中供暖用户和分户燃气壁挂炉供暖用户进行了对比调查。结果表明,居民对住宅供暖热环境的需求差异较大。相对于集中供暖,分户供暖更能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并充分调动用户行为调节的积极性。就供暖费而言,分户供暖用户的平均费用低于集中供暖用户。因此,分散式或末端可控的集中式系统更适合住宅供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