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建筑科学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原子能技术   5篇
  2013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本文提出了用自然力直接触发启动压水堆核电站一整套完全非能动的停堆安全冷却系统.这里的自然力主要是指一回路运行工况转换时由于其压力分布变化所形成的压差力.在这一系统中,当进行停堆或发生某种一回路事故工况时,相应的安全冷却系统便自然地投入运行,立即缓解事故后果,将事故时一回路释放的能量及堆芯余热非能动地排入最终热阱.在全过程中不依靠自动控制系统、能动设备及任何人为因素的介入,即可确保对堆芯余热无限期的安全冷却能力,完全避免压水堆核电站发生向环境泄漏放射性物质的严重事故,排除对核电站周围居民进行事故疏散的必要性,彻底解除公众对核电安全的疑虑.实施本文中提出的压水堆核站完全非能动停堆安全冷却系统,完全立足于采用现有成熟技术,因而在近期内即可应用于无严重事故风险新型第三代压水堆核电站的设计与对现有第二代压水堆核电站的技术改造项目.立足于现有压水堆核电站的运行经验,只要进一步采用完全非能动原则,实现固有安全,排除严重事故风险,那么压水堆核电站在近期内即能够成为电网的主要支柱,为破解全人类所面临的严酷环境问题做出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考虑到国内北京城市集中供热的需求情况及池式低温供热堆的技术经济特性,预计选用 200MW作为单难容量较为合适。它可以满足50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供热的需要,约占城市总人口数量的2/3以上的需要。在某些地区,选建100MW池式供热堆在经济上也是有利的。 在我国三北(东北、西北、华北)地区,每年约有5千万m~2的建筑投入使用,这就需要每年增加约3GW的供热能力。预计1990年将有1.5亿m~2,2000年将有5亿m~2的建筑实现集中供热。因此,对核能供热的需求数量增长将会很快。  相似文献   
4.
为适应城市集中供热的需要,在具有多年安全运行经验的“游泳池式实验反应堆”的基础上,设计出了可以提供90—100℃ 热水“池式低温供热堆”。这种堆的设计是以尽可能降低堆芯温度为手段,以国内成熟技术为基础,并吸取了国外供热堆的设计经验,而发展成的一种内在安全、经济实用、操作简便的供热堆型,以便能够较快地为解决我国北方城市的能源供应及环境保护问题发挥实际作用。  相似文献   
5.
固体球辐射回路装置是一种新的大型γ辐射源。辐射回路包括活化器、辐照器及其辅助系统。活化器和辐照器联结成一个回路,在回路内球形γ载体借助于气力传输而循环使用。装有气动单一器的活化器是放置在核反应堆堆芯附近(在其反射层中);而辐照器则可安  相似文献   
6.
模块式高温气冷堆的安全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所具有的固有安全特性:1.余热载出的固有安全特性;2.反应堆瞬变的固有安全性;3.阻止放射性释放的多重屏障。并对模块式高温气冷堆的安全特点与压水堆进行了对照比较。  相似文献   
7.
低温低压的核反应堆用于我国城市集中供热是非常合适的。我校核能技术研究所发展了两种类型的低温供热反应堆。一种是微沸腾壳式自然循环供热堆;另一种是池式自然循环供热堆。池式供热堆是一种新型供热堆的设计,它具有结构简单、固有安全,以及在供热的同时,还可以开展辐射应用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核能的开发和利用是本世纪人类在科学上所取得的重大进展之一。各国核电站已建立了几百座,在世界总发电中所占的比例已逐步上升至15%,少数国家已接近50%。这说明核电技术已发展到了一定的成熟阶段。综合分析各个能源体系全部实践结果,把近年来发生的核电站事故考虑在内,核电仍是安全、经济及对环境影响较小的先进能源体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