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建筑科学   4篇
矿业工程   10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微地震检测技术在工程施工、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微地震信号又有信号能量弱,易受背景噪声干扰的特性,造成微震信号的初至无法准确拾取,导致微地震事件的定位不准确.该文利用小波阀值降噪技术对微地震检测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并在Matlab平台对微震信号进行实验.通过对小波基特性的分析选出最优小波基,并使用时间序列的噪声检测方法来确定分解层数,再对分解信号通过阀值降噪去掉部分噪声干扰从而达到提高微地震信号信噪比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矩形回线源是目前煤矿地面瞬变电磁勘探常用的装置形式之一,以往通过中心回线的计算方式可以实现回线内1/3区域的探测,非中心点的解释存在一定的误差。该文给出基于偶极子叠加的矩形回线任一点的瞬变电磁场计算方式,实现了在回线内任一点进行观测,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解释精度。作者应用此方法对煤矿采空富水区进行探测,发现了采空富水区位置,得到打钻验证。  相似文献   
3.
该文以相同工区、相同测线上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和地震折射波法相结合进行勘探为例,对划分地层界面,确定覆盖层厚度进行了综合对比与解释,结果表明:折射波法弥补了高密度电法分层的不足,而高密度电法弥补了折射波法对层面周围环境无法得知更详细地质情况的缺陷。当地球物理条件较差时,地震折射波法比高密度电法的勘探效果好。如果这两种物探方法相互补充,可得到更准确的地质构造。  相似文献   
4.
以多学科理论一体化为原则,以气藏精细描述为手段,充分利用地震、钻井、测井、试井及实验分析等资料,在沉积、成岩研究、测井综合解释等研究基础上,对W区块石炭系黄龙组气藏进行了三维地质建模,落实了该含气藏区块的三维地质结构模型、岩石物理相模型、相控属性模型、三维裂缝预测模型,从而确定了最有利的生屑滩、砂屑滩、粒屑滩等储集微相带位置、最佳属性参数位置和裂缝主体发育位置。通过研究深化了W区块气藏认识、弄清了气藏潜力、提高了该气藏勘探开发成效。  相似文献   
5.
地下洞室边墙松弛带范围与围岩岩性,开挖深度、时间等因素有关,而且是动态变化的.该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某水电站地下厂房概况,阐述了地下厂房边墙松弛带检测方法原理,然后以该水电站地下厂房为例,根据多次单孔声波和钻孔全景图像测试结果,分析了松弛带范围与开挖深度、岩体波速和时间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在不同空间的变化规律.单孔声波测试和钻孔全景图象分析方法为指导施工开挖和岩体卸荷松弛支护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高密度电法在工程岩溶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密度电法是一种直流电法勘探技术,具有测点密度高,信息量大,对探测对象不造成损伤,成果直观、准确、高效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岩溶勘察中。论述了其原理、技术方法并通过桥梁基础勘察和隧道工程两个应用实例,论述了高密度电法在桥基灰岩地层中圈定溶洞和在隧道内确认破碎带的应用,最后通过后期打钻证实高密度电法是岩溶勘探中一种可行有效的勘察方法。  相似文献   
7.
反射波法地震勘探以其采集丰富的地下信息、高分辨率等诸多优点在工程勘察中得到广泛应用。该文结合"西气东输"线路勘察的工程实例,介绍了地震反射波法方法原理与技术,着重突出数据处理的重要性;分析对比了不同参数与方法对处理剖面的影响,确定了地震反射波法资料处理的主要方法和基本流程,特别加强对各CMP道集的速度分析,得到清晰的反射剖面,并给出了综合地层和速度的反射波解释剖面,为工程可行性研究和设计工作提供详细的地质资料和设计参数,取得了良好的勘探效果。  相似文献   
8.
高密度电法探测未知目标体的技术及其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密度电阻率法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主要说明了高密度电阻率法探测地下未知目标体的工作方法和各种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包括线路连接,测线布置等方面,以及资料处理的细节问题。高密度电法不同装置具有不同的特点,这里结合高密度电阻率法数据采集过程中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综合阐述,通过实例说明了高密度电法探测未知目标体的装置特点及其适用领域。  相似文献   
9.
针对隧道中各种不良地质体的超前预报问题,以黏弹性介质为基础,在空气隧道周围添加一定厚度的开挖损伤带,建立符合实际情况的观测系统,通过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正演,模拟地震波在断层、软弱夹层、溶洞等地质灾害体模型中的传播,根据不同时刻的波场快照来研究相应地质模型地震记录的响应特征。通过对隧道地震二维波场模拟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一阶速度-应力黏弹性波动方程,采用交错网格有限差分,并且对隧道添加约束条件,可以快速、有效地实现隧道地震的二维正演模拟,并且波场快照能够清楚地反映地震波在不同地质模型中的传播特征以及波的转换特征,地震记录能够反映不同地质模型的地震响应特征,可以为实际隧道超前预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介绍了跨孔电阻率CT法的原理,并且考虑溶洞填充物与围岩电阻率差异,利用数值模拟建立地电模型,讨论了视电阻率响应、反演成像,结合工程实例进行了综合分析。实例验证了跨孔电阻率CT法用于岩溶探测是有效的,可指导实际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