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6篇
建筑科学   22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生态城街区研究的意义和作用,探索了城市生态系统、用地结构、街区物理环境、市民心理认知等因素对生态城街区尺度模型的影响,以此为依据提出了生态城街区尺度模型的研究体系,力图在中观层面弥补当前生态城规划研究的不足,为生态城的系统研究提供实效性较强的规划策略,探讨绿色生态理念在生态城街区层面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2.
针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要求,提出城市设计在城市发展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探讨了城市设计在评价标准方面的争议,总结了地方实践与探索领域中的城市设计典型模式,阐述了城市设计法规环境和市场环境中的问题和对策,最后,提出生态城市设计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体系,并指出生态城市设计将成为未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进程和我国生态城建设实践中的问题,以可持续发展指标的理论内涵和研究方法为基础,从指标的要素选择、具体内容确定、实施策略、指标测评和修正等方面建立生态城绿色街区可持续发展指标系统。以指标系统为指导原则,为提出具有实效性的生态城市规划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弥补当前生态城规划在中微观层面研究的不足,为生态城的规划建设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  相似文献   
4.
结合我国城市韧性研究的重要需求,反思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不合理的建设活动导致的诸多城市生态问题,以天津市既有城区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研究暴雨、热浪、空气污染三类影响较大且具有典型性的生态扰动类型,采取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探索各类型生态扰动与空间环境因子间的耦合关系,提取影响较强的相关因子,建立完整的既有城区生态韧性评价体系,为提升城市生态韧性水平和人居环境质量提供参考与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暴雨内涝灾害频发,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已有应对暴雨内涝的城市韧性研究多为基于不同基本单元的风险评价研究,多个研究之间往往难以进行横向比较,需进行韧性单元的统一划定。通过文献研究与暴雨内涝时间线梳理,确定气象学、城乡规划学、景观学、水利工程、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等暴雨内涝相关学科领域。通过分析总结多学科应对暴雨内涝的城市建成环境边界条件,筛选确定行政区划、流域/排水分区、河流水系、道路界线作为应对暴雨内涝的韧性单元边界条件。运用SWMM模型对典型地块进行模拟验证,结果显示单元划分方法的面积、尺度标准满足暴雨内涝研究精度要求,在此基础上提出韧性单元划定的基本原则,并以典型地块为例完成韧性单元划定。  相似文献   
6.
在城市集约化发展的趋势下,文章以香港高强度开发模式为案例,进行对立体城市的土地集约化模式的研究。文章开篇便指出城市集约化发展在环境、经济、社会层面的三大意义,并提出立体城市的内涵:不只是单纯的高密度,更具有混合使用性。接着探索了具有空间邻近性、垂直性、立体性、混合功能性特征的香港高密度城市,并从地面面层、地面之间运动、地面承载功能三个方面对香港创造和维持这种立体特征的发展模式进行分析。最后文章针对香港土地集约出现的部分问题,从高层缝隙、立体架构、紧密型路网、交通一体化四个方面进行总结反思。  相似文献   
7.
<正>前言城市设计(UrbanDesign,CivicDesign),作为城市形体空间环境设计与引导的基本方法和现代城市建设管理的重要手段,需要遵循生态、人文、美学、地域与技术软体等多重价值内涵的指引,塑造具有鲜明特征的城市空间形象,实现有序的形形色色"人的活动"的交织。同时,城市设计又是城市特定的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以城市空间创造、  相似文献   
8.
绿色视角下的生态城市设计理论溯源与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世界范围内的生态环境危机,从城市规划和建筑学领域解析了生态概念和绿色概念之间的关系,总结了生态城市设计的基本概念、研究历程和发展趋势,初步构建了生态城市设计的技术体系,从生态环境要素和空间形态要素两方面提出生态城市设计策略,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具有指导性的设计途径。  相似文献   
9.
王峤  臧鑫宇  曾坚 《风景园林》2018,25(6):24-29
系统总结了城市暴雨灾害的特征和诱因,建立了高密度中心城区暴雨防灾规划体系,根据中心城区特征提出了基于生态安全理念的土地效能优化、基于绿道理论的绿地空间规划、基于低影响理论的暴雨调节系统、结合地下空间开发的暴雨管网建设等常态暴雨防灾策略,探索了基于灾时应急思维的暴雨防灾策略以及法律规范、技术条件、财政投入等暴雨防灾支撑策略,力图有效指导中心城区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从低影响开发模式近年来的发展趋势和产生的生态效益出发,指出其当前在我国高层住区中推广应用的价值和难点,并提出相应的实施策略。分析了低影响开发措施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同时对其在高层住区中的应用前景和当下面临的困难进行了分析,并通过SWMM软件对典型案例布设不同低影响开发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了模拟评估,证明了低影响开发措施在新建高层住区中的实施效果,根据模型的分析和计算的结果进一步提出了有助于低影响开发措施在高层住区中推广应用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