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4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2篇
能源动力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夏鲲  丁晓波  袁印 《太阳能学报》2015,36(6):1468-1473
以微型光伏逆变器为研究对象,设计基于低边有源钳位的交错反激式光伏逆变器。该逆变系统使用STM32F103ZET6作为主控芯片,将两路反激变换器交错并联,主功率开关管获得电压钳位,实现零电压开通(ZVS),从而进一步提升逆变器的输出效率,同时提高系统的功率等级并减小电流纹波。通过200W微型光伏逆变器系统的仿真和实验研究验证该系统的理论方法正确,样机设计结果表明:该微型光伏逆变器能够输出正弦度较好的电流,总谐波失真(THD)小于3%,效率93%,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2.
夏鲲  袁印  廖新深 《太阳能学报》2016,37(8):1951-1957
微型光伏逆变器目前多采用交错并联反激拓扑,一般依靠钳位电路确保开关管软开关的实现,以提升系统转换效率并提高电流输出质量。但其闭环结构复杂,需要增加辅助开关管等器件且增加的成本较高,同时输出波形不好控制,效率提升有限。该文提出一种新的变频软开关控制方案,让反激变压器工作在准谐振反激变换模式,通过微分电路实时检测软开关点,使用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来实现控制策略,可有效降低成本,无需原副边电流采样。实验表明,系统转换效率可以稳定地保持在94.5%以上,电流总谐波畸变率小于2.1%。  相似文献   
3.
巷道开挖后,围岩受采动影响及矿压作用而发生破坏,破碎的围岩严重威胁煤矿安全生产,注浆加固是消除威胁的有效手段.采用最优配比试验优选出新型无机注浆材料最佳配比,对新型注浆材料注浆加固机理和固结特性以及流动时间进行了研究,并对新型注浆材料现场加固进行了应用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煤体表面孔隙被絮状凝胶和水化产物充填,提高了界面...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深部巷道破碎围岩注浆加固效果,以山西某矿2301巷道作为试验巷道,采用P-Q-t参数法、浆液填充率法、岩体力学参数法、分段注水法、钻孔电视法、物探法对破碎围岩注浆加固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并对锚杆、锚索预紧力进行测试和巷道变形进行监测。研究结果表明:P-Q-t参数法以定压与定量作为注浆结束依据,注浆压力达到预设压力,且注浆速度小于5 L/min的时间持续一定时间,则结束注浆。注浆后地层注浆填充率为93.2%,岩层整体性得到提高且孔隙率降低了39.35%,地层注水量明显减少,裂隙发育度降低;注浆后,钻孔裂隙被白色浆液填充,围岩完整性得到提高,条纹消失,地层成为连续的整体;锚杆、锚索,预紧力均达到150 kN,巷道变形量较小,满足了工作面回采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王晓蕾  刘正武  李仁伟  袁印 《中国测试》2023,(4):146-150+158
为实现工作面采空区的有效密闭,以发泡剂和聚丙烯纤维为激发剂,利用硫铝酸盐水泥熟料、石灰、石膏制备的密闭墙构筑无机材料,通过力学性能和工作性能试验,寻找最优的原材料组合,并对材料进行工程应用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三者合适的配比为硫铝酸盐水泥熟料50%、石灰10%、石膏40%,激发剂聚丙烯纤维为3 kg/m3,发泡剂0.06%;新型材料膨胀率为19.7%,抗压强度可达11.03 MPa,浆液初凝和终凝时间跨度大,能够满足不同工程需求;密闭墙构筑完成后,变形量较小,巷道整体处于稳定状态;密闭墙内部应力增加缓慢,受力平稳;密闭墙前瓦斯浓度保持在0.4%以下,与回风巷瓦斯浓度基本一致,密闭效果良好,可实现采空区的有效密闭。  相似文献   
6.
在移动群体感知中,移动终端集成了丰富的感知设备和通信端口且分布广泛,能够收集、共享各类感知数据.然而,由于移动设备在感知能力、通信端口、移动规律等方面存在异构性,这与要收集实时、精确且覆盖全面的感知信息之间存在矛盾.为了在异构群体中收集优质的感知信息,提出了一种带有任务拆分的感知任务迁移算法(简称STOTS算法).该方法感知信息质量在感知数据覆盖率方面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7.
低温等离子体降低柴油机NOx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低温等离子体的净化机理,设计了一种新型低温等离子体净化装置,对柴油机不同负荷下,尾气中的氮氧化物进行处理试验。试验发现,净化装置净化效果明显,净化效率最高可达50%左右。该装置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加以改进,对于汽车尾气排放控制具有很好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