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1篇
建筑科学   2篇
轻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针对现在冰箱节能评价方法不能反映消费者实际生活中使用冰箱的能耗问题,文章提出研究并建立在用电冰箱的能耗评价方法, 通过制定冰箱的结霜、装载试验检验方法,模拟冰箱的实际使用状态及实验结果,总结出在用冰箱能耗评价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电饭锅的节能认证标准由中标认证中心、广州日用电器检测所、广东美的电饭煲制造有限公司、顺德市怡达电器实业有限公司、上海夏普电器有限公司共同起草,2001-04-28正式发布,2006-02-23第一次修订,涵盖节能评价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适用于额定功率不超过2000W的电饭锅  相似文献   
3.
我国已逐步实施节能认证、能效标识、政府采购等节能促进措施,并取得了良好的节能、减排效果。节能产品认证技术规范和能效标准已成为我国节能环保各项工作的重要依据。本文描述商业或工业用及类似用途的热泵热水机节能产品认证技术规范及其工作进展。  相似文献   
4.
全热交换器可以解决新风带来的能耗增加的问题,但是全热交换器安装位置影响其换热效率,如何准确、科学地评价?本文就此问题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5.
空调用制冷压缩机节能产品认证技术规范及工作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空调用制冷压缩机节能产品认证技术规范及工作进展,包括编制过程、技术要求、节能指标等,认证技术规范的编制对提高厂家制造水平、规范行业竞争秩序以及促进压缩机技术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介绍了《太阳能集热器节能效益认证技术规范》的编制方法和关键参数设置。而后,利用自主研发的太阳能供热采暖空调系统优化设计软件进行了太阳能集热器的年节能效益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POLYSUN软件进行了比对分析。最后,针对所选样本集热器进行计算分析,按一定比例确定了国内太阳能集热器节能效益认证的指标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太阳能热水系统节能效益模拟计算软件的设计流程和部分算法,通过设定的太阳能热水负荷、气象参数、太阳能保证率、系统形式、水箱容积等系统参数,利用该软件进行了太阳能集热器的年节能效益计算,计算结果与Polysun等国际先进软件进行了比对分析。对国家太阳能热水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近年的检测数据进行了统计,对集热器热性能参数的平均值、合格指标以及不同类型的典型集热器进行了计算分析,为太阳能集热器节能认证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对53台来自在不同温区、不同品牌的、不同制冷量、使用了5年及以上的在用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除不同品牌的产品能效衰减率差异较大外,使用温区、使用年限、产品制冷量对空调能效衰减率的影响不大。使用了5年或更长时间的家用空调器能效水平远低于当前标准规定的能效限定值,普遍低20%~30%,最高可低54%。为分析加速淘汰在用空调器的节能减排潜力,以2008年中国在用空调器的保有量进行估算,即使以当前最低能效水平的空调器进行替代,一年仅制冷季节节电量也高达2147亿度电,二氧化碳减排量达2.14亿吨。如果更换为能效等级更高的空调或变频空调,节能减排的潜力更大。  相似文献   
9.
家电产品激励政策退出后,低能效产品又重新抢占了市场份额,号称家中"电老虎"的空调器产品销售情况表现尤为严重。而为消费者选购提供能效信息的能效标识上,由于信息过于技术化,消费者很难从标识信息中对不同能效等级的产品进行合理的性价比推演,从而阻碍了高能效产品的市场销售,导致其为社会所做的节能贡献有限。因此,从产品能效、销量、价格、使用阶段用电成本多方面考虑,探索建立家用空调器产品综合评价指数,以达到引导消费者科学理性消费、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长效推进高效节能产品市场、推动节能减排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文章全面分析了家用空调器产品在长期运行中影响其节能性能的因素,并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与提炼,总结出认证操作中可量化的影响因素,作为在用空调器产品持续节能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该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的提出是继空调能效标准对新产品性能评价方法后,对在用空调器产品进行更合理、更全面地评价节能性能的一次突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