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建筑科学   14篇
冶金工业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风景园林本科专业研究性教学体系的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风景园林专业教育相对比较落后,行业缺乏创新精神。为改变现状,应从风景园林教学的变革开始着手,摆脱单向传授知识的"填鸭式"教学,建构风景园林专业研究性教学体系,完善课程体系的设置,采用"以问题为中心"和"以项目为中心"的研究性教学方式,加固研究性教学环境的支撑体系,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同时,我们应对风景园林专业研究性教学进行评价反馈,建立恰当的对基本功、探究能力与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体系,防止研究性教学变味。  相似文献   
2.
写仿,指对已有作品进行模仿的创作手法,在我国古典园林修建过程中普遍存在。台湾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板 桥林家花园与苏州留园之间被认为有着写仿的关系。但现有文献论述尚未足以支撑这一观点。考虑古典园林的“历时” 属性,将两座园林放在特定历史时空节点审视,通过对历史文献的分析,还原与林家花园修建同时期的留园空间,再 从空间布局、游园节奏与节点设置等方面进行比对,得到更多两园紧密联系的有力的证据。证明板桥林家花园与留园 之间写仿关系的确实存在。将“历时性”视角引入古代园林研究,可以对全面理解园林空间提供有益的补充。  相似文献   
3.
珠海市凤凰山南亚热带植物园规划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我国植物园规划建设中普遍存在的诸如分区雷同、植物景观缺乏特色、植物园功能未能充分发挥等问题,本文以珠海市凤凰山南亚热带植物园规划为例,探索如何在保证植物园本身的科学性的同时,突破传统植物园规划的陈规,强化植物展示的效果、景观组织及游憩空间的创造;扬长避短、与时俱进,提供更亲切、完善的解说设施,突显地带性植物特点、植物区系特点以及植物园在引种和研究上的特点相结合的特色。  相似文献   
4.
瞿飞  许先升  付晖 《山西建筑》2014,(4):210-213
阐述了"景观"和"体验"的相关概念及两者间的关系,回顾国内外学者对景观体验的主要研究成果并梳理了景观体验的研究方法。最后,对景观体验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研究趋势进行了总结和预测,为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内蒙古达拉特旗金珠广场设计的简要阐述,试图来探索广场设计的一般原则和模式,并对当前城市广场设计中值得思考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谭清萍  付晖  许先升 《山西建筑》2014,(36):199-201
选取海口市具有代表性的两所疗养院,通过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对所选取的疗养院园林景观进行调查和对比分析,根据使用者对景观的偏好,从植物设计、道路设计、水景设计、休闲设施等方面探讨了疗养院园林景观设计的优劣,并尝试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7.
热带城市以其独特的地域环境成为了旅游度假胜地和移居城市,但是热带城市环境的问题目益突出,如何在热带城市开发中营造合理的城市景观成为重点。该文从城市景观生态设计的内涵入手,探讨了热带城市景观生态设计方法,并对热带城市景观生态营造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8.
陈奕静  许先升 《山西建筑》2012,38(4):236-238
透过意识形态对仿生文化的影响,论述了在园林中全面渗透的、源于自然的仿生元素,分析仿生手法在园林山、水、建筑小品以及空间布局的应用,最后提出中国古典园林中丰富的、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仿生语言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9.
"取象比类"是一种中国传统思维方式.该研究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化中取象比类思想的应用,然后推及到现代,解释了取象比类的概念,并将其思想运用于园林中,理解为一种仿生学的造园思想.认为取象比类可分为取"有形"比类和取"无形"比类,"有形"是指事物外在的形貌、结构、色彩等客观特征;"无形"是指情感、内涵、文化、精神等特征以"鸟龟型城"和"一池三山"的造园思想为例说明了"有形"的比类;以扬州个园为例说明对竹精神的意境仿生,以苏州拙政园为例说明对声景观的仿生,以苏州狮子林为例说明对诗画意境的内涵仿生.最后从理念、建设方法、文化3个角度总结出取象比类对现代园林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