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金属工艺   3篇
建筑科学   5篇
轻工业   1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海平 《硅谷》2011,(14):18-18
在21世纪的今天,移动手机的使用已经非常普及。随着手机网络的不断完善,手机和电脑的逐步结合,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主旨是梳理手机发展的轨迹和探讨手机的电脑化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是通过对公路路面施工工艺原理进行分析,阐述了公路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 ,对机械设备的电器控制 ,逐步采用了以可编程控制器 (PLC)为核心的智能化控制系统。PLC由于有高可靠性 ,可编程性 ,用它很方便地构成各种智能化控制系统 ,因此 ,在机械、轻工等多种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 ,PLC由于是一种通用控制器 ,对于某一具体系统不一定是最佳配置 ,常常造成资源的浪费。另外 ,PLC价格较贵 ,如一个 4 0个I/O的可编程控制器 ,其价格为四千至五千元 ,对中小型机械的电器控制系统 ,其价格因素也是影响普及应用的主要因素。因此 ,研制适用性强 ,价格低廉、功能完备的单片机工业控制最小系统很有必…  相似文献   
4.
信息产业部王旭东部长在全国信息产业工作会议上做的工作报告,从2007年及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信息产业发展形势和2008年工作安排等三个方面展开了详尽地论述和分析。既生动地回顾了2007年及过去五年信息产业取得的巨大成绩,也精辟地阐述了当前所面临的发展态势;既道出了时代赋予信息产业的新使命,也指出了信息产业已经和正在肩负起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5.
6.
Sn-Zn-Cu无铅钎料的组织、润湿性和力学性能   总被引:13,自引:7,他引:13  
研究了(Sn-9Zn)-xCu无铅钎料的微观组织、润湿性能和力学性能.Cu的加入使得Sn-9Zn钎料中针状富Zn相逐渐转变为Cu-Zn化合物,当Cu含量为8%时,Cu6Sn5相生成.Sn-Zn-Cu合金熔点随着Cu含量增加而升高,同时润湿性随Cu的加入得到显著改善.使用中性活性松香钎剂,钎料与Cu箔钎焊时的润湿角显著减小.Sn-9Zn的润湿角为120°,而(Sn-9Zn)-10Cu的润湿角为54°.这是由于Cu的加入降低了Zn的活性,减少了Zn在钎料表面氧化,降低了液态钎料表面张力,使得钎料能获得较好的润湿性.合金在2%Cu时获得较高的强度,随着Cu含量的增加,Cu-Zn化合物相对增多,抗拉强度有所下降;而合金的塑性随着Cu的加入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7.
Y2O3增强Sn-3Ag-0.5Cu复合无铅钎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稀土氧化物颗粒增强复合无铅钎料Sn-3Ag-0.5Cu-Y2O3的钎焊接头的显微组织形貌、性能特点及有关影响机制.结果表明:Y2O3增强颗粒均匀分布于Sn-3Ag-0.5Cu钎料基体中,不仅细化了钎焊接头中共晶相Ag3Sn和Cu6Sn5相颗粒尺寸,而且也显著提高了钎焊接头的剪切强度.另外适量Y2O3颗粒的添加对钎料润湿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针对齿轮钢20CrMnTiH5窄淬透性带及低氧含量、高纯净度等生产质量难点,通过优化内控化学成分,采用四位一体短流程生产工艺,冶炼加强控制脱氧和夹杂物上浮工艺、轧制采用控轧控冷工艺、表面采用红外线探伤和修磨相结合方式,产品实物质量达到了低氧、晶粒细小、组织均匀、窄淬透性带、表面无缺陷的高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9.
随着计算机理论与技术的发展,图像超分辨率理论和技术手段不断取得新的进步,发展出插值法、重构法和学习法等一系列方法。报告了图像超分辨率的研究进展,梳理了主要的图像超分辨率方法,阐述了几种较为重要的深度学习超分辨率模型,总结了当前图像超分辨率的发展趋势,对超分辨率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水消防系统是地铁火灾扑救的主要设施,它的可靠性、稳定性对控制和扑灭火灾起着决定性作用.现有的湿式消火栓系统在实际使用中存在管道冻结、漏水及由于保温材料损坏而影响地铁正常运营等问题.文中从水消防系统的常规设计及存在问题、干式消火栓系统的提出和论证以及试验验证、干式消火栓系统的运行方式等方面,探讨了在天津地铁2、3号线工程设计中采用干式水消防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