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1篇
化学工业   5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聚苯硫醚(PPS)的氧化机理、抗氧剂的抗氧机理,以及抗氧剂在PPS改性中的应用;综述了抗氧剂改性PPS的研究现状,展望了抗氧剂改性PPS的发展前景;提出选用抗氧剂与PPS共混改性原则,将抗氧剂组装到纳米粒子,再复合至PPS材料,协同改善了PPS的热氧化稳定性,是今后的一个研发方向,并应进一步探究抗氧剂的抗氧机理及提升PPS复合材料的综合耐热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2.
3.
采用纳米SiO2、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5-SSIPA)与聚苯硫醚(PPS)共混,利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纳米SiO2/5-SSIPA/PPS共混母粒,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纯PPS,SiO2/PPS,5-SSIPA/PPS以及SiO2/5-SSIPA/PPS母粒的吸湿性、热性能和分散性。结果表明:SiO2/5-SSIPA的协同作用较单独添加SiO2和5-SSIPA提高PPS母粒的吸湿性更为显著;随着SiO2/5-SSIPA含量的增加,PPS母粒的吸湿性提高,SiO2/5-SSIPA质量分数为9%时,PPS母粒的含水率达2.7%;SiO2/5-SSIP质量分数为6%时,共混体系的分散性最好;SiO2/5-SSIPA的添加改变了PPS母粒的熔融和结晶行为;在制备吸湿性PPS母粒时,添加纳米SiO2/5-SSIPA按质量比3/5混合,SiO2/5-SSIPA质量分数6%为宜。  相似文献   
4.
随着消弧线圈自动跟踪补偿技术的不断发展,在谐振接地系统中将难以通过时域幅值来进行故障选线。从故障后信号频域角度出发,提出一种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的配电网故障选线新方法。利用EMD将故障后5 ms内的零序电流按照频率大小进行分解,通过分解后得到的本征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提取其最高频成分;通过零序电流的故障相角对故障线路进行预判,得到初步结果;最后通过零序电流和IMF峰值计算出选线结果的正确性权值,从而对选线结果进行判定。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配电网故障选线准确性高。  相似文献   
5.
6.
针对聚苯硫醚(PPS)在高温工况下极易氧化的问题,在制备过程中,添加一种耐高温抗氧剂KYN–818,利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抗热氧化PPS复合材料,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和微机控制电子万能拉力试验机分别研究了PPS复合材料的结构、热性能、氧化诱导温度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PPS复合材料谱线中,KYN–818与PPS之间没有形成新的官能团;当KYN–818质量分数为0.3%时,PPS复合材料的氧化诱导温度较纯PPS提高10℃;KYN–818起到增塑剂和异相成核剂的作用,使PPS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降低5℃左右,降温结晶温度向高温方向移动;KYN–818的添加,没有削弱PPS复合材料的拉伸断裂强度,但使其断裂伸长率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7.
利用毛细管流变仪分别测定来自四川德阳、日本宝理株式会社和美国Ticona公司的纤维级聚苯硫醚(PPS)切片原料的流变参数。对比三者的表观黏度与切变速率和温度的关系,非牛顿指数的变化,黏流活化能和结构黏度指数。结果表明:日本PPS的整体流变性能最优;当切变速率为144~1 152 s-1时,国产PPS的综合流变性能优于美国PPS;当切变速率为2 304~9 216 s-1时,美国PPS的综合流变性能优于国产PPS。美国PPS的重均分子量最大,但分子量分布不均,日本PPS的分子量分布最好。三者对温度的敏感性在不同切变速率下表现不同,在纤维制备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PPS的流变性能调整不同的纺丝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8.
文章主要介绍了国内外对PPS纤维吸湿改性、差别化开发、染色改性、耐磨性改进及服用织物开发的研究进展,并对PPS纤维在防护服等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总结目前平面交叉口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厦门市翔安区某交叉口交通工程改善实例,探讨平交口交通改善的一些措施,从而达到通过整治交叉口来提高通行效率及行驶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纺织品设计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专业素养,是纺织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实践类课程。文章分析了传统纺织品设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将学科竞赛与纺织品设计实践教学有机融合的教学改革措施。该改革措施建立了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升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有效促进了纺织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