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1篇
建筑科学   3篇
能源动力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不断发展,通过分析目前数字化变电站的特点,得出目前数字化变电站发展的技术瓶颈,提出数字网络化二次系统的概念,数字化变电站的现代化改造,需要注重其网络化发展,才能进一步提高电力系统运行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本文就数字化变电站网络化二次系统研究与应用进行全面探讨,阐述数字化变电站网络信息交互设备间"互操作"本质内涵,网络化功能的实现方式,以及创新功能对促进数字化变电站技术发展的重要意义,大力推动我国数字化变电站的智能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王明  邓冬冬 《门窗》2013,(1):227+229
土木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主要是对施工建设项目运行的整个过程进行系统化的管理工作,项目质量管理制度是否能够全面实施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为了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土木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就必须要建立具有专业管理能力的质量管理队伍,对工程中所涉及到的项目设计、施工程序以及施工技术工艺等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从而确保项目的整体质量。本文通过对土木工程施工项目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解决,并根据土木工程施工的特点采取科学合理的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对策,以此来确保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3.
李明  邓冬冬  黄鹤 《柴油机》2017,39(5):38-40
针对偏远地区用电难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风力发电、光伏发电、柴油发电机组和蓄电池的移动电源车,充分考虑了电源车的技术特性、安全等问题。通过对风光柴储互补发电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达到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降低排放和燃油消耗,增加移动电源系统的有效使用时间,降低系统对燃油的依赖程度,提高系统稳定性和灵活性等目标。  相似文献   
4.
针对常规分布式能源"点对点"供应的局限,以互联网思维为导向,基于产能、用能行为的时空互补性,提出以分布式能源产消者为基本节点,耦合电力和热力融通的区域分布式能源互联网理念。在此基础上,以能源流为纽带,以费用流为目标,构建区域分布式能源互联网拓扑结构、设备配置与运行策略的协同优化数学模型。模型可根据产消者的空间布局、以及对电、热多能源流的动态需求,以最低成本满足所有产消者能源需求为目标,对供给侧分布式能源系统的设备配置、运行策略,以及产消者间能量输送网络进行协同优化。针对典型案例的分析表明,通过引入电力和热力融通,各产消者可通过自助与互助,实现多种能源域内调配,微观层面提升网络整体经济收益,宏观层面对整个电力能源系统亦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同时,与常规分布式能源的单体利用模式相比,区域分布式能源互联网不但可获得可观的经济收益,亦能取得一定的节能、减排功效。  相似文献   
5.
全面梳理了城市空间结构和能源形态的发展与演变历程,深入剖析了其协同演进关系。从城市空间密度和土地混合使用2个角度,分析了能源需求侧与城市空间结构的耦合模式。在供给侧层面,分析了区域分布式能源系统、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系统以及低品位未利用能源的利用体系与城市空间结构的耦合关系。结合能源互联网、城市综合管廊、区块链等新兴理念,提出了未来城市能源供需体系的模式创新构想。  相似文献   
6.
以区域分布式能源系统为研究对象,构建了考虑建筑容积率影响的需求侧负荷评估模型,考虑泵功耗和热损失的输配侧管网模型,以及供给侧能耗评价模型。针对不同类型区域的数值分析表明:对于任一特定区域,均存在最佳冷、热管网管径,使得主管网功耗最小;管网流量变化会影响最佳管径的选择以及相应的管网功耗;就区域空间结构而言,建筑容积率的提高将有效提升区域分布式能源系统的节能效果;对任一特定用户,存在某最小临界容积率,以确保区域分布式能源系统的节能性;配管密度亦会影响区域总能耗。  相似文献   
7.
以区域分布式能源系统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以区域建筑混合比为特征参数的需求侧负荷分析模型及考虑部分负荷特性的供给侧解析模型,并提出了系统节能减排评价指标。针对由办公建筑、综合商场和居住建筑所构成的区域空间的不同组合模式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从区域分布式能源系统导入的节能性和环境性角度,均存在区域内建筑的最佳混合比。考虑到系统的部分负荷特性,对于任一具有特定空间结构的区域建筑群,均存在最佳系统容量,使得区域分布式能源系统取得最大节能减排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