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建筑科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当代中国建筑理论建构所面临的挑战之重大、现实之复杂、视角之多元,注定令其不仅是理论家和学者的集体工作,亦需要来自设计实践的“一线”视角。由此,围绕当代中国建筑理论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当代中国建筑实践之于理论建构的潜能及关系、未来技术革新对于建筑学科知识体系的影响三大方向,特以访谈的方式,邀请18位建筑师和学者展望当代中国建筑的理论建构。  相似文献   
2.
文章回溯了16世纪后半叶至18世纪中叶的近两百年间,英国建筑和科学之间相互关系演进的三个阶段。通过分析16世纪的罗伯特·史密森、17世纪的克里斯托弗·雷恩和18世纪的英国帕拉第奥主义者的建筑作品,文章揭示了逐渐演变的科学概念如何改变了建筑构思的方式,并试图说明建筑的科学性并不依赖于将科学直接转化为技术表达。  相似文献   
3.
密斯·凡·德·罗欧洲建筑奖迄今已有30多年历史,历年整理发表的评奖概况、入围及获奖作品的资料库构成了一种观察地缘性建筑风向的全景视角。文章基于对资料库数据的研究、对基金会负责人的访谈和获奖案例分析,指出密斯奖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欧洲建筑的集体状态,同时也反映出欧洲建筑近年来从关注建筑个体话题到关注城市议题乃至历史建成环境的转向;文章注意到提名和获奖作品中日益增多的各种“再-”利用设计,通过代表性案例进一步说明这种转向包含着如何在遗产语境中理解可持续性、日常化、新与旧、历史的过程等问题,以及欧洲建筑师尝试提供的多样、当代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