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3篇
无线电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利用POLDER偏振资料反演了北京市2005~2010年的气溶胶光学厚度,并利用AERONET北京站点提供的观测资料证明了结果的可靠性,通过对反演结果的统计和对比分析研究了气溶胶光学厚度的时间及空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空间上,气溶胶光学厚度表现为东南部较高,西北部相对较低,呈现出由东南向西北降低的趋势.在时间上,研究时段内气溶胶光学厚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呈降低趋势;不同月份的气溶胶光学厚度也有较明显的差异,在7月达到全年中的峰值,为0.65,11月达到最低值0.2;不同季节的气溶胶光学厚度表现为春夏季节大于秋冬季节,夏季最大,秋季最小.  相似文献   
2.
加强规划监督检查大力查处违法建设邵培,董志凡,朱守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首都的城市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北京正在朝着国际化大都市迈进。然而。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也不断出现诸如侵占街巷、蚕食绿地等违法建设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违法建设是...  相似文献   
3.
邵培  王爱宽 《煤矿安全》2016,(4):211-214,218
应用现代测试技术手段和实验方法,研究龙口煤田古近系褐煤地球化学特征并分析其生物气生成潜力。研究结果表明,龙口褐煤的Ro值平均为0.41%,处于未成熟阶段,挥发组分含量高,表明可生物降解潜力大;显微组分中腐植组含量占绝对优势,体现良好的生化活性;氯仿沥青"A"抽提率在1.8%~7.5%之间,属于好的烃源岩;族组分组成特征表明龙口褐煤处于有机质演化的早期阶段,有利于生物气生成;饱和烃碳数分布特征表明龙口褐煤形成的沉积环境为弱还原的淡水-微咸水深湖相,其母质来源中有低等水生生物的混入;龙口褐煤腐殖酸成熟度低,其分子结构中芳香环化程度低,其母质来源主要为陆生的含维管束植物。龙口煤田褐煤地球化学特征综合表明其具有良好的生物气生成潜力。  相似文献   
4.
以昭通盆地软褐煤为基质,在其他模拟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分别将褐煤粉碎至20目、60目、100目和200目进行褐煤生物气生成模拟实验。通过分析产气量、气体组分和VFA含量在褐煤生物气产生过程中的变化特征,研究褐煤粒度对生物气生成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褐煤粒度减小时产气量明显增大,但当褐煤粒度大于100目时,不会明显改变褐煤产气量。粒度不同时,褐煤生物气中甲烷含量差异不明显。粒度减少会导致VFA含量的增加,当粒度大于60目时对VFA含量的增加作用明显。但从100目增加到200目时VFA含量增加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实验室条件下褐煤生物气生成的化学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爱宽  秦勇  邵培 《煤炭学报》2016,41(4):948-953
在实验室条件下,分别添加0.2 mol/L乙酸钠、0.2 mol/L甲酸和5 mg/L酵母浸出液作为外源碳源,研究煤层本源菌作用下褐煤生物气生成潜力和生成过程中的化学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软褐煤和硬褐煤中有机物质都能作为独立碳源生成生物气,软褐煤生成速率(0.18 mL/(g·d))大于硬褐煤(0.13 mL/(g·d)),其组分均主要由CH4和CO2组成。有机碳源的加入对褐煤生物气生成速率和气体组分影响各异。0.2 mol/L乙酸钠可以提前甲烷的初始生成时间,同时提高生成速率,显著增加CH4含量,但总体不会影响煤样本身产生的甲烷量;0.2 mol/L甲酸不仅可以激活产甲烷菌活性,而且可以有效增加褐煤生物气产量和CH4含量,且成熟度低的软褐煤增加的效果更明显;5 mg/L酵母浸出液对产甲烷菌有抑制作用。氯仿沥青A含量高可能是导致软褐煤生物气产率高的主要原因;DOC对褐煤生物气生成影响不大。研究认为煤基质中底物可利用性和外源有机碳源类型是影响地下煤层中甲烷生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7.
Python语言是ABAQUS软件二次开发的脚本语言及开发平台,旋压加工是机械加工的新型加工方式。以旋压加工仿真实例说明了Python脚本语言在ABAQUS前、后处理模块二次开发中的应用,通过编写Python脚本语言实现了自动化的建模、定义材料、装配、划分网格、定义边界条件和载荷及结果数据库输出等参数化研究,并采用软件自带的求解方法及网格自适应技术来模拟旋压加工的过程,通过结果数据得到的应力及能量图,为实际生产提供了合理的工艺依据,并为后续的机械旋压加工提供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