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建筑科学   4篇
水利工程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1电站基本情况青天河水库位于河南省博爱县城西北37km的太行山区丹河中游,水库始建于1966年8月,防洪标准按50a一遇洪水设计,按1000a一遇洪水校核。拦水坝为浆砌石重力坝。坝高76m,长159m,总库容2 070m3,控制流域面积为2 513km2,是一座集防洪、灌溉、工农业用水和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中型工程。坝后有二级电站,装机7台。一级电站为坝后式,装机4×1 600kW;二级电站为引水式,装机3×500kW,利用一级站发电尾水经明渠、压力前池和压力管道,垂直联接发电机组,各机组在压力前池装有控制闸门。厂房内装有3台湖南零陵水电设备厂生产的型号ZD661—LH…  相似文献   
2.
园林土壤工程的土体剖面重构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冻融交替影响土壤水分的有效性及土壤团聚体稳定性,进而影响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及土壤有机碳的矿化。通过室内冻融模拟(即分别在-7℃和28℃下处理土壤)及培养实验,研究了不同冻融交替循环处理下土壤水溶性有机碳(WSOC)、微生物生物量及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到3次冻融交替处理会增加土壤中水溶性有机碳的含量,其中经过1次冻融交替处理的2种土壤其WSOC含量分别增加了25%,20%;但在本实验条件下如果继续增加冻融交替次数则会使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减少。冻融交替处理降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因此也会影响土壤有机碳的矿化。冻融交替处理对培养第1天的土壤有机碳矿化具有激发效应,激发能力:1次冻融交替>3次冻融交替>6次冻融交替,经过1次冻融交替处理后的土壤其呼吸速率与对照相比增加了17%~40%;其后,冻融交替处理土壤呼吸速率迅速下降,在培养后期甚至低于对照处理。  相似文献   
4.
结合工作经验,阐述了小水电站安全生产管理需要注意的事项、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城市是人类重要的居住场所,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文化历史发展的重要基地。城市化率是反映国家和地区文明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经济高速增长,但人口稠密、工业发达、交通拥挤的状况给城市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空气质量下降、水体污染、土壤退化等已成为城市进一步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共同难题,城市生态环境正经受前所未有的巨大考验。土壤作为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城市水体、大气质量密切联系,城市居民呼吸的空气和饮用水质量的好坏,都受城市土壤的影响。城市土壤是植物、微生物和土壤动物生长的载体,对污染物具有过滤、缓冲及转化功能,对美化和净化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2010年中国创业板市场正式成立。目前已有多家中小企业实现上市。但上市并不是所有中小企业的最终选择,企业管理者应以企业自身的条件,成长阶段以及企业对资金需求的紧迫性为基础,选择合适的融资方式  相似文献   
7.
1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更新和发展,一种新型优质、高效的桥面处理工艺一真空抛丸施工工艺应用而生。抛丸处理是一种在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应用的表面处理方法。世界上第一台抛丸设备诞生于100年前,开始是在各种金属或非金属表面去除杂质、氧化皮,增加粗糙度等方面得到应用。经过百年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为期四天的全国园林科技交流会暨第三十届全国园林科技信息网网会日前在上海隆重召开.来自全国16个省、3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共37座城市、48家单位的132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本届网会由全国园林科技信息网和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共同主办,上海市园林科学研究所、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信息中心承办. 开幕式由上海市园林科学研究所所长沈烈英主持,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副局长方岩、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王向荣出席开幕式.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所所长李延明致开幕词,王向荣副理事长、方岩副局长先后致辞.  相似文献   
9.
青天河水库大坝输水洞检修闸门上水封钢板外翘,造成闸门不能正常下落使用,输水洞出口锥型阀无法检修,给大坝安全运行造成了很大威胁。文章通过介绍水下处理输水洞检修闸门的全过程,证明利用水下压平、气割与焊接技术焊接钢板进行钢板复位工作可靠易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