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建筑科学   3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作为结构的建筑表层"这一视角入手,根据构成建筑表层的结构的受力机制,通过对承受竖向荷载、承受水平荷载、同时承受竖向及水平荷载的结构形式,归纳出竖向形态、水平形态、竖向水平形态以及空间形态4类设计手法。再结合当代日本建筑实践中对于这4类手法在设计上的运用,具体阐释结构与建筑设计一体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文章希望在包容历史与未来这一方面,上海能成为建立起建筑新秩序的都市。  相似文献   
3.
结构在意义上具有构筑性与表象性的双重特征,并由此衍生出对结构意义两种不同倾向的处理方式.在当代中国的结构设计实践中,结构的构筑性表达方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经济、观念等原因占据了意义操作方法的主流,但随着结构技术、功能需求与空间观念的不断进化,技术开始向表象化的方向发展,并通过结构与其他要素之间的概念交互,使结构的意义和功能向外延展,结构成为空间形态更新的发动者.  相似文献   
4.
郭屹民 《时代建筑》2011,(6):96-101
文章通过对惠生(南京)化工有限公司办公楼的解读,引申出对当代建筑设计中概念与作品,抽象与具象,乃至建筑自主性与客观性的思考。并将这种思考结合当代语境,引发出"什么是建筑"的追问。  相似文献   
5.
图书馆作为大学中知识聚集型场所,应该被建造在校园中最为便利的地方。在东京工业大学大冈山校区图书馆改建工作中,新图书馆基地位于从学校主楼开始的轴线和正门与铁路相平行的轴线的交点处,是大冈山校区的动线节点。图书馆主要功能基本放置于地下两层的空间中,地面上则是大型广场和"绿丘"。三角形平面的"学习栋",以V字形结构漂浮于空中,成为具有透明感的从正门而来的视线的停顿点。  相似文献   
6.
作为身体的现代性提及"现代"(modern)一词,似乎总会被关联上"时髦"、"新颖",用来表示与"过气"、"老朽"泾渭分明的"当代性"或"现时性"意义。甚至"现代"被用作为评价的标准,即以一种非此即彼的两分性在所谓的"新"与"旧"之间作出界定清晰的选择。这一切都是拜统治二十世纪的"现代主义  相似文献   
7.
海南生态智慧新城数字市政厅以“生物气候缓冲层”、庭院、覆埋等一系列生态措施,减少对空调设备等技术工具的依赖与使用。在人工与自然之间、性能与建筑之间,将技术语言转化为空间语言,在建筑的主体功能外派生出平台、露台、冷巷、廊桥等多样公共空间,以适应海南的气候特征,打造了一座始于生态、融于自然的公园式建筑。  相似文献   
8.
诚如藤村龙至[1]指出的,在1995年之后的这个被称作为“动物时代”的当代有着最为显著的两个特征:“信息化”和“郊外化”.“信息化”标志着以计算机互联网和手机通讯为手段的“虚拟空间”的到来;而“郊外化”则是以城镇化的大量出现所出现的从集群向个体的分散.其所造成的对建筑界的影响就是被藤村称为为“身体时代”所带来的“感觉”“原初(primitive)”“素材(material)”和“微差”[2].“阪神大地震”[3]的自然灾难“东京沙林毒气事件”[4]的恐怖袭击,加之互联网以及无线通讯的普及,种种前所未有的事件在1995年当中呈现的集中爆发,它们对于当时的人们在精神与意识上的冲击是可以想见的.  相似文献   
9.
郭屹民 《建筑师》2015,(2):51-61
本文从近代、现代到当代的时间线索出发,对日本的结构设计进行了纵览式的回顾。除了结构技术的材料、解析、施工等不同方面之外,本文还结合社会发展的背景,对日本结构设计在各个不同时期与建筑设计的关系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从水平抵抗的结构意识到以抗震为基础的结构形态,从“结构即意匠”到“美在合理的近旁”,文章从这两种视角对日本建筑以技术为途径的传统再现进行了阐述。文章不仅从设计方法、教育及执业制度等方面分析了日本建筑通过结构技术再现传统途径的成因,而且从历史维度对其整体的发展脉络以及结构设计与建筑设计的谱系等方面进行了梳理与归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