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建筑科学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采用有限元软件SAP2000,通过push-over方法,分析了转换梁、柱线刚度比的不同,对梁、柱塑性铰出现位置、顺序以及结构的侧向位移等产生的影响,讨论了转换梁、柱线刚度比对结构破坏机制的影响.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了转换梁、柱线刚度比宜在2.5~4.0之间的结论,可供没计底部抽柱带转换层的异形柱结构参考,并为进一步完善国家行业标准<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实例讨论了托柱框架梁结构布置和截面尺寸确定的有关要求,提出了与现行国家行业标准《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不同的结构布置方案,分析结果对带转换层的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并为进一步完善国家行业标准《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带转换层的混凝土异形柱结构中特有的上部异形柱向下部矩形柱的转换节点受力性能进行分析。建立了十字形柱向矩形柱转换时转换节点的模型,计算了上部异形柱传给框架梁的压力。分析结果对带转换层的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并为进一步完善国家行业标准《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