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建筑科学   3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珠江三角洲城市规划和行政区划的耦合演进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魏立华  阎小培 《规划师》2004,20(11):87-92
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存在以下问题:城市(镇)数量激增,非户籍人口比例过大;小城市(镇)用地粗放,企业规模效益低下;城市产业相似系数较高,产业过度竞争;“城中村”现象普遍存在,且难以解决。行政区划的制度创新和城市规划的耦合协调是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和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城市化背景、城市化特征和城市化的动力机制等方面对战后中国与其它第三世界国家的城市化过程进行考察,分析概括两者间的异同之处,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一种思考。  相似文献   
3.
高密度土地开发对交通系统的影响——以广州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毛蒋兴  阎小培  王芳 《规划师》2004,20(12):99-104
广州市在城市土地高密度开发的影响下,形成了“棋盘 带形 双环”的交通路网格局。在这样的格局之下,广州市选择了公共交通为主的城市交通模式。  相似文献   
4.
20世纪走廊及交通运输走廊研究进展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首先阐明走廊的概念 ,走廊是一种地域经济空间系统 ,是由高度发达的多模式的交通网络连接至少两个以上的大中城市或城市群而形成的廊道状地域经济空间系统。然后综合了国内外关于走廊和交通运输走廊的研究 ,总结了走廊及交通运输走廊的发展演化、特征及其功能。指出 ,走廊及交通运输走廊是一个历史的、发展的空间概念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走廊与交通运输走廊的研究目前集中在三个层面 :城市尺度、区域尺度、国家或国际尺度。最后 ,对国内走廊与交通运输走廊研究情况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5.
广州城市地域结构与规划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从分析广州城市地域结构入手,以实地调查为基础,寻找城市地域结构与城市规划的结合点,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毛蒋兴  阎小培 《规划师》2005,21(8):20-24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城市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特点发生了巨大变化,两者之间的不协调客观存在,协调好两者关系必须以交通系统建设引导土地利用台理开发、确定好与交通系统相协调的城市空间布局战略、选择适宜高密度集中开发模式的公共交通模式,并对交通与土地利用规划进行一体化编制。  相似文献   
7.
北美城市滨水区开发的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近年来,中国的一些城市已经开始实施对城市滨水区的开发,而20世纪70年代北美一些城市已经较好地进行了类似的尝试。本文通过对巴尔的摩和维多利亚这两个北美城市内港开发复兴的阐述,着重分析了它们的成功经验,提出中国城市进行滨水区开发时,可以在开发模式、规模、开发管理和设计方面借鉴北美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8.
简单总结了不同阶段城镇体系规划理论发展的主要特点,分析了当前我国城镇体系规划实践中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基于全球化和新国际劳动地域分工的背景,提出了基于都市区理论和产业空间规划,以都市区为核心的城镇体系规划新思路,在新的规划思路指导下,阐述了全球化时代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研究内容,并结合广东省阳江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试图在实践中证实这一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西方国家城市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关系研究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城市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二者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是自本世纪20年代以来经济学家、城市地理学家、城市规划师们持续探讨、研究的一大课题。近年,随着全球城市交通供求矛盾的进一步激化,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持续分离所带来的恶果不仅一直为理论工作者所关注,更已引起规划界与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这方面的研究也方兴未艾。本文从有关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简要回顾1920~ 1990年西方国家交通系统一土地利用关系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选取拥有全球最大规模地下步行系统的加拿大蒙特利尔市为例,分析了蒙特利尔地下城的功能、结构并回顾了其规划与建设的过程与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