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建筑科学   14篇
轻工业   2篇
无线电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阮昕 《建筑师》2012,(5):78-82
建筑教育总是难以满足建筑师职业胜任的要求。其实这种实际工程的胜任能力只能在作工程的过程中才会学到。换言之.这即是职业培训。既然如此.那么还有必要在”象牙塔”中培养建筑师么7通过追溯东西方人文传统与大学教育的关联,这篇杂文旨在将职业培训与教育区别开来。由此我们可以回观建筑教育的开端与发展——17世纪末期的法国皇家学院与后来19与20世纪初的巴黎美院.以及早期建筑教育的真实含义与目的。借用庄子之哲理,本文的中心即是指明建筑教育之大用正好存在于其无用之中。这正是我们今天必须理解并且要倍加珍惜的建筑人文之本。其功效远远超出建筑防范风雨之用。  相似文献   
2.
Architect:atelier s-h(Design architects: Dongmin Zhao+Xing Ruan)建筑师:空间习性工作室(主持建筑师:赵东敏+阮昕) Engineer:ADC Design Group Pty Ltd工程师:ADC设计集团有限公司Builder:Norton&Son Builders业主:诺顿Date of Completion:Jan 2006竣工日期:2006年1月Budget:$260,000(approx.)预算:26万澳元Photograph:Eric Sierins摄影:E·西艾里恩斯  相似文献   
3.
4.
获奖·建筑     
阮昕 《建筑师》2013,(1):35-40
王澍2012年获普利茨克奖,引起了这篇回忆短文。回忆之中偶然必然地涉及到一些当今的建筑话题。如“文如其人”,文人建筑师以及获奖建筑师。  相似文献   
5.
2002年澳洲建筑师默科特获普利策奖,似乎再次证明澳洲建筑已从文化边缘往“中心”发展,而“中心”与“边缘”的对立关系,也愈加简单化了。如果被世界文化的承认是当代建筑存在的唯一理由,建筑也就成了一个文化游戏。在中国建筑急于“走向世界”的背景下,这篇短文建议中国建筑师细心审视澳洲建筑中属于文化游戏之外的“机谋”,例如“神化再造”,“玩世不恭”与“崇拜动手”。  相似文献   
6.
以手机生产工厂为例,叙述3C认证过程中工厂检查不通过的主要问题。归纳了手机生产工厂在3C认证中的一级和二级风险因素。针对二级风险因素,指出工厂检查组"飞行检查"时的关键事项。同时,提出了基于系统的关键风险识别的工厂检查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判断手机生产工厂的诚信守法经营状况。  相似文献   
7.
2022年12月围绕建筑史学家、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荣休教授奈扎·阿尔萨耶(Nezar AlSayyad)的著作《建成环境中的传统:“真实”、超真和拟真》中文版的出版,译者黄华青、梁宇舒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举办的第18届国际传统人居环境研究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Traditional Environments,下文简称“IASTE”)双年会上策划了一场圆桌论坛,邀请原作者和多位深耕传统与遗产领域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共同对图书中文版的内涵及可能的影响进行研讨。作为阿尔萨耶的代表作,该书涵盖了围绕“传统”概念的广阔议题,包括传统与乡土,传统与现代性,传统与殖民主义,民族国家与旅游,“真实”、超真和虚拟传统,等等,也是对IASTE这个有世界影响力的学术组织30余年来的探索道路的全面总结。文章由译者和几位讨论者根据会议记录整理提炼而成,期待有关议题给当下中国语境下的遗产保护带来启发。  相似文献   
8.
9.
丹麦建筑师伍重一生设计建成了3幢自宅,通过对其形式及理念的分析,可看出伍重建筑及人生观的渐变,尤其是对早期建筑理念的怀疑。伍重的早期建筑理念在其为数不多的公共建筑设计上,如悉尼歌剧院,得以彰显。如此建筑与人生观的转变在20世纪并非孤例。通过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这是一个从大胆拥抱并向外部世界展望视野的建筑物体到一个更为内向封闭的容器的转化。与路易·康和柯布的不同之处是:伍重的转变既非彻底,亦充满了疑惑与内心的矛盾。以世界观而言,这是征服广袤世界的现代性欲望与渴望重返内心世界的矛盾。  相似文献   
10.
(一)广场与街道的源起我始终持着这样一种看法:所谓建筑形式即是社会关系的相对(或者说物化)形式。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正是社会关系造就了广场、街道、集落乃至都市。群居是社会的启端。人们开始群居时首先要做的即是把自身从无限定的场地、自然和茫茫宇宙中隔离出来。早期的希腊城市并没有街道,建筑物体为独立的体块散置于场地中。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逐渐限定出一个四周封闭的有限场所。于是,作为城市一部分的这个限定场所背对着剩余的部分、排除了剩余部分,并同时对剩余部分建立了对立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