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建筑科学   7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四、在不同距离上“看”到的地震波 以地球为参照物,地震震源与接收点之间的关系可以分成四种:地震就在“脚下”,地震在1000公里范围内,地震在100-1000公用范围内,地震在1000公里之外。在这四种情况下,起决定性作用的地震波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2.
<正>从1974年昭通永善-大关地震,到刚发生的昭通鲁甸地震,整整过了40年。作此文,以志纪念,兼怀队友。2014年8月3日16点30分(北京时间),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境内发生了"矩震级"MW 6.1("面波震级"MS 6.5)地震(以下简称昭通鲁甸地震或鲁甸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局2014年8月7日发布的烈度调查结果,这次地震的极震区烈度高达Ⅸ度。截至2015年1月4日,昭通鲁甸地震造成617人遇难,112人失踪,3143人受伤。  相似文献   
3.
探测地球内部的"雷达"--地震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波动 地震波是一种由地震震源发出,在地球内部传播的波。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比较熟悉的波是水波,或者确切地说,是在水面上传播的“重力波”。我们之所以对水波比较熟悉,究其原因是人类动作的速度和水波传播速度差不多,人类动作的幅度和水波的幅度差不多,而且人类的身体的大小又与水波的波长差不多。这三个“差不  相似文献   
4.
5.
地震的分类     
地震和刮风下雨一样,是一种自 然现象。因此,地震是可以通过科学去研究、去认识的。 在科学中最基本的知识是分类。分类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认识水平。 对地震的分类研究可以追溯到19世纪。1878年,德国科学家霍尔尼斯(Hoernes,R.)把地震分成三类:火山地震、陷落地震、构造地震。  相似文献   
6.
2022年4月22日是第53个"世界地球日".这一天,地球物理学界专家学者等将在北京国家地球观象台举行陈宗器先生铜像落成安放仪式,隆重纪念为我国地球物理事业,特别是为我国地磁事业的开创和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陈宗器先生.  相似文献   
7.
我们脚下的大地并不是平静的,有时,地面会突然自动地晃动起来,振动持续会儿后便渐渐地平静下来,这就是地震。如果地震引起的地面振动很强烈,便会造成房倒屋塌、山崩地裂,给人类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的危害。 很多地震,在相当广阔的区域内可同时感觉到,但最强烈的振动只限于某一较小的范围,并且离这个范围越远,振动变得越弱,以致在很远的方就感觉不到了,为什么?这是因为,在振动最强烈处的地下,发生了急剧的变动,由它产生的振动以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