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建筑科学   2篇
水利工程   1篇
无线电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王朋  靳利安 《山西建筑》2007,33(24):99-100
结合新街口地铁站主体结构采用盖挖顺做法施工,路面采用刚便桥搭设的工程实例,为了检验桩基的承载力、沉降量、桩身完整性及优化桩长,对围护桩进行了自平衡试验,以确定承载力的特征值,指导施工。  相似文献   
2.
靳利安  王朋 《山西建筑》2007,33(23):78-79
结合南京地铁二号线工程概况,探讨了钻孔咬合桩施工工艺原理,从导墙的施工、单桩的施工介绍了钻孔咬合桩的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并对其技术控制进行了分析,以保证钻孔咬合桩底部有足够厚度的咬合量。  相似文献   
3.
槽壁稳定性控制是地连墙施工的关键环节,由于传统基于极限平衡的力学分析方法具有局限性,目前采用优化泥浆配比参数的经验控制方法,但仍未解决这一关键技术问题。基于泥浆渗透形成抗渗泥皮的试验结果,从泥浆成皮的渗透压力条件及时间演化规律出发,研究了不同开挖阶段泥浆有效护壁压力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泥浆护壁压力在槽壁上的"驼峰"型分布规律是开挖面附近泥浆护壁压力不足的直接原因,使开挖面以上5~10 m范围成为稳定性薄弱环节,通过降低开挖下切速度可有效提高槽壁稳定性控制效果。以福州地铁5号线建新南路站的中砂-黏土交互地层的稳定性控制应用为例,对其进行了声波检测成像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控制富水砂-黏土-卵石富水地层60 m深地连墙槽壁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迈入数字化、智慧化的新时代,但轨道交通领域的全生命周期数字化建设及应用仍存不足。依托成都轨道交通18号线PPP项目,以“一个模型、一个数据架构”为核心,制定了轨道交通BIM应用标准体系,开展了BIM数字化正向协同设计、精细化建设管理、数字化运维管理,并进行了全生命周期应用,解决了工程各阶段信息互通差、项目管控难等问题,为后续工程数字化建设、智慧化运营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