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9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国内旅游市场日渐成熟。传统的以游山玩水为主的旅游方式处于衰退趋势,取而代之的是感受自然。了解特色风俗文化。欣赏历史遗迹,这样旅游纪念品就显得尤为霞要。旅游纪念品反映当地文化,传递和表达糟某种信息,旅游者把它带回家.无论是穿的、观赏的还是佩戴的。当再次看见肘都会勾出对旅途的无限回味。目前,我国在旅游纪念品设计开发方面还是薄弱环节。设计师应该结合时代特征更好的开发设计纪念品。  相似文献   
3.
兼顾儿童和父母的认知,分析儿童玩具的包装与购买行为之间的关联,建立基于儿童生理感知和父母经验认知的概念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实物包装偏好测试和调查问卷的方式并依据语义细分法获得儿童和父母对包装设计要素偏好的分布,寻找优化儿童玩具包装设计的有效方法。统计结果显示儿童和父母对包装设计要素的偏好整体上一致,但在具体细节认识上存在差别,这在列举的实例中得到验证。通过实物包装偏好测试和调查问卷的实证分析确立了儿童玩具包装要素的选取原则,为优化儿童玩具包装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我国传统民间玩具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大潮中正逐渐的衰退,传统民间玩具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本文希望通过对传统民间玩具的分析和思考,将中国传统民间玩具在新时代以新的形式加以继承和发扬,从而设计出真正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现代中国玩具。玩具在中国民间,俗称"耍货",又称"玩意儿",是供儿童或普通劳动者用来娱乐的器物。中国传统民间玩具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传统民间玩具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均呈现出不同的风情习俗和器物造  相似文献   
5.
靳桂芳 《轻工机械》2005,23(3):52-54
机动玩具中的凸轮机构有其自身的设计特点,对凸轮轮廓曲线要求不高,对凸轮本身的强度要求也相对较低.凸轮机构在机动玩具中的应用广泛,通过变化多样的外形设计,可实现多种功能.利用凸轮机构,可以完成2个运动传动链之间的自动切换,带动玩具动作机构摆动或移动,还可以用作发声机构产生不同的声音效果,以及作为发光系统的控制元件.  相似文献   
6.
对唐三彩进行缓冲包装,探讨在选定缓冲包装材料以后,如何根据被包物本身的结构特点,设计包装结构,以达到较好的缓冲包装效果。  相似文献   
7.
糖画是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儿时喜闻乐见的民间食玩,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在中国民俗文化传承的过程中起到了显著作用。糖画出现在物质生活相对富裕的明朝中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多种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文章通过对糖画形成所需的基本物质条件、原材料及其获取途径、消费群体、文化传承的载体、艺术价值、宗教祭祀这七个方面出发.探柝糖画出现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由此带来了一系列需要研究的新问题;老年人的休闲生活、健身益脑方式、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千预等问题引发广泛关注;老年人玩具开发设计的特殊性要求。设计师需要更加重视老年人玩具设计中的人文关怀。文章通过老年人的生理心理需求出发。对老年人玩具市场进行分析。提出老年人玩具设计中人文关怀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9.
从老年心理学角度探索老年人玩具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巧  靳桂芳 《包装工程》2012,33(16):56-58,76
通过对老年心理学的概述,继而分析了老年人对玩具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并结合老年心理学,论述了老年人玩具的设计方法,分别从老年人玩具的设计思路、设计原则以及设计要素等方面展开,对老龄化社会下的老年人玩具产品进行了深入研究。最后提出设计人员要从老年心理学的角度入手,切实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和情感需求。  相似文献   
10.
靳桂芳  仓诗建  王金变 《包装工程》2005,26(2):104-105,107
玩具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应该重视玩具的包装设计。对于高档的电子玩具的包装,除了考虑外包装盒对玩具的外观保护、装饰、说明作用,还要了解玩具的流通环境,了解玩具本身的结构特点,设计合理的内部衬垫,以保证玩具在运输、装卸过程中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