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篇
化学工业   3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4篇
轻工业   5篇
无线电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BIM技术的可视性、模拟性,建立了标准预制构件库,通过构件的分类、编码、入库及管理,可涵盖一定结构体系下常用的预制构件尺寸类别。依照建筑发展趋向,以多层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为载体,将BIM与其设计、施工过程紧密结合,实现建筑的标准化、工业化生产目标,解决了传统的结构设计与施工中带来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2.
从研究背景、意义、内容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设计开发出一款易于维护、可操作性强、并且与Windows平台兼容性好的学校综合管理系统软件.该软件操作简便、高效灵活,被各类学校青睐,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以简化榨油机的结构,提高其工作效率、机械效率及标准化程度为目标,设计了一种新型液压驱动式山茶籽榨油机,主要由进料装置、压榨装置、多级滤油系统、液压控制系统构成,通过液压控制系统实现压榨至卸料工序的自动化操作。该液压式榨油机运用冷压榨的方式,不仅保证了山茶籽油的原香以及微量营养物质,而且出油率高,油渣分离效果好,榨出的油优质清洁。实践证明,该榨油机具有体积小、占地面积小、能耗低、压缩比大、操作简便等优点,适于在油脂企业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韩晓丹 《中国油脂》2020,45(11):9-13
以茶壳为原料制备氮掺杂活性炭,采用大孔树脂与氮掺杂茶壳活性炭联合使用的双重吸附工艺对油茶籽油同时进行脱酸脱色。对氮掺杂茶壳活性炭的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对所得油茶籽油的质量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氮掺杂茶壳活性炭的最佳制备条件为以茶壳活性炭为碳源,以咪唑为氮源,咪唑浓度0.3 mol/L,活化温度850 ℃,活化时间60 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氮掺杂茶壳活性炭的比表面积为2 876 m2/g,总孔容为1.55 cm3/g,其中微孔孔容0.65 cm3/g,中孔孔容 0.55 cm3/g,大孔孔容0.35 cm3/g。所得油茶籽油无色透明,酸价(KOH)为0.14 mg/g,过氧化值为0.50 mmol/kg,达到了医用注射用油茶籽油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5.
韩晓丹  刘清惓  杨杰 《电子器件》2015,38(3):621-625
为消除高空气象探测等领域中温度传感器的沾水误差,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双加热温度传感器,利用温度测量元件交替加热测量的方法获得不同风速及降水强度条件下沾水误差与时间常数的变化。通过拟合对应的函数关系可实现沾水误差修正和降水强度测量功能。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的风速及降水强度范围内,该传感器能使沾水引起的误差从±0.3℃降低至±0.1℃以下,降水强度测量误差低于±0.2 mm/min。与传统探空仪温度传感器相比,该双加热温度传感器不但精度高,具有消除沾水误差的能力,亦可初步实现降水强度的测量。  相似文献   
6.
以环境友好的非均相活性炭负载对甲苯磺酸(p-TSA/AC)替代传统液体盐酸催化草甘膦生产过程中的酸解反应,考察了p-TSA/AC催化剂的种类和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以及催化剂稳定性等因素对草甘膦产率的影响.结果 表明,p-TSA/AC催化剂对草甘膦生产工艺中的酸解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当催化剂p-TSA/AC-1用...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适用于钢筋混凝土构件及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构件低温试验的大型超低温冷库的构造及性能,并利用该设备进行了钢筋混凝梁的降温及保温试验。试验证明:使用该设备可以对钢筋混凝土构件进行有效的降温及保温(可降温至-100℃);随着降温试件的增多,降温时间会有一定的增加。  相似文献   
8.
以平卧菊三七叶为原料,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微波辅助提取绿原酸的工艺条件,得到绿原酸粗提物。然后通过反相液相制备色谱柱(C_(18)柱70 mm×920 mm)分离纯化平卧菊三七粗提物,从流动相比例、上样量以及流动相流速3个方面来探索最佳的制备色谱纯化绿原酸的工艺条件。在流动相为甲醇-水(40:60,V/V)、进样量为10mL、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27 nm的条件下,分离得到绿原酸的单体纯度为93.24%,回收率为75.22%。该方法具有分离效率高、处理量大、产品安全性好、生产周期短等特点,为高纯度绿原酸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简单介绍了油茶和茶壳,介绍了茶壳中所含成分及应用价值,研究的主要内容,分析方法及关键技术。本研究的实施,将进一步提高茶壳的深加工水平,提高油茶副产品的附加值,延伸油茶加工的产业链,降低生产成本,最终使茶壳深加工行业达到高效、集约、环保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针对MM582螺纹磨床磨头机构的故障,通过对该机构的机械结构和故障现象的分析和说明,阐述了磨头机构的修理工艺和调整方法,恢复了机床磨头机构的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