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建筑科学   2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3 毫秒
1.
该文从平面的视角出发,对高层建筑基本平面形式选择、总平面布局对城市风环境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高层建筑的不同基本平面形式,以及总平面布局中朝向、尺度、外部空间等方面的不同设计决策,对城市总体通风的影响有显著差异.根据定性分析,以及PHOENICS流体动力学软件的模拟结果,总结高层建筑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平面选型和布局策略,以保证城市风道畅通,提高城市总体通风效率.  相似文献   
2.
高裕江  雷鹏 《新建筑》2000,(4):38-40
对杭州湖滨广场设计进行分析定位,作出多层次,多方面之表现,并简述了创作中分析定位创作表现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高裕江  张云 《新建筑》1998,(1):52-53
对有机建筑理论作了浅析,试提出有机建筑创作的三个层次,并将其运用于台州市府大楼方案创作中。  相似文献   
4.
就历史环境中博物馆建筑造型设计如何做到与历史环境协调并同时拥有自身个性进行分析归纳,并在统一和对比两种美学策略下,以实例分析其造型设计的手法。  相似文献   
5.
建筑创作既应从环境脉络分析入手,又须从建筑内在需要出发,同时注重建筑各要素的融合、超越,如此,建筑创作才能不断推陈出新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杭州五洲大酒店工程的建筑功能品性和建筑时空环境的分析和思考,对如何运用建筑创作语言进行设计作了探索。  相似文献   
7.
建筑设计从思维层面来审视,其必然包含有理性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属性,而其理性思维的过程又自然展示其逻辑性的一面,建筑设计从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来论,是以一种理性化逻辑推理为基础,结合形象思维,将各种层面的问题进行有机内化和关联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空间形态和陈列的一体化设计的核心因素和关键问题进行解读,以此为基础归纳当代博物馆空间形态和陈列一体化设计的三种常见策略:展品主导的空间形态、场景主导的空间形态、序列主导的空间形态,最后以实践项目——浙江抗日战争胜利纪念馆做实例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9.
转换设计是超高层办公建筑的高度攀升对其核心筒电梯系统设计所提出的更高要求,具有较大的研究意义。文章从电梯系统的转换起因入手,总结了转换层在垂直向与水平向的交通组织模式,通过分析转换引起的井道叠加矛盾,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人们的消费不再单纯满足于对商品使用价值的获取,而更关注在消费空间所获得的整体体验,建筑良好的外部形态对于建筑品质提升意义巨大。商业综合体的外部形态的表达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包括环境因素、功能因素以及技术因素。基于以上分析,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外部形态设计需要遵循几个策略:基于环境共生的形态设计策略、基于形态表达的形态设计策略、基于适宜技术的形态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