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建筑科学   2篇
水利工程   1篇
  2022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自西江取水,经加压输送至广州南沙区、东莞和深圳,是优化配置珠江三角洲东、西部水资源的大型跨区域调水工程。主要对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输水和交水方式,受水区原水和给水系统现状与规划、用水需求分布、水质污染风险,以及咸水线上溯对区域取水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从给水工程角度对输水线路和输水方式进行思考,并提出基于东、西江联供的深层隧洞自流输水方案。在保障工程目标的前提下,可更好地与受水区城市原水及给水系统衔接,且可缓解因西江干流取水导致盐水线进一步上移对下游城市取水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水解酸化用作食品废水预处理时的设计特点,以及目前水解酸化预处理食品废水的研究与应用现状,总结出水解酸化预处理食品废水既可去除大量有机负荷,又可提高废水可生化性,且有消化、稳定污泥的功能,兼具高效性和经济性,在食品废水处理中具有开发潜力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水解酸化池预处理低碳生活污水的效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低碳氮比生活污水的脱氮效能,在缺氧池前设置水解酸化池,通过水解酸化作用改善进水碳源,同时对回流剩余污泥进行降解,以期达到改善进水碳源可生化性、提高其可利用率、减少外碳源投加量并实现污泥减量的目的。分别考察了水解酸化池对污水单独进行预处理以及对污水和回流污泥同时进行预处理情况下的作用效能及其对系统脱氮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预处理条件下,理论B/C值都大于0.65,出水SCOD/COD的平均值和出水VFA浓度均高于进水,单独污水水解酸化的出水SCOD减少较多,对TN的去除率仅为47.8%;回流剩余污泥后,温度>20℃且每日分4次共回流20 L剩余污泥的TN去除效果明显优于单独污水水解酸化和温度<20℃且每日分2次共回流10 L的运行效果,两种回流量条件下对TN的去除率分别为71.9%和66.1%,污泥减量率分别为58%和56.3%。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