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1篇
  免费   190篇
  国内免费   80篇
电工技术   85篇
综合类   105篇
化学工业   413篇
金属工艺   128篇
机械仪表   102篇
建筑科学   133篇
矿业工程   22篇
能源动力   68篇
轻工业   207篇
水利工程   38篇
石油天然气   124篇
武器工业   14篇
无线电   139篇
一般工业技术   227篇
冶金工业   45篇
原子能技术   18篇
自动化技术   203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51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120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Thermal sprayed ceramic coatings have extensively been used in components to protect them against friction and wear. However, the poor lubricating ability severely limits their application. Herein, yttria-stabilized zirconia (YSZ)/MoS2 composite coatings were successfully fabricated on steel substrate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thermal spraying technology and hydrothermal reac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synthetic MoS2 powders are composed of numbers of ultra-thin sheets (about 7 ~ 8?nm), and the sheet has obvious lamellar structure. After vacuum impregnation and hydrothermal reaction, numbers of MoS2 powders, look like flowers, generate inside the plasma sprayed YSZ coating. Moreover, the growing point of the MoS2 flower is the intrinsic micro-pores of YSZ coating. The friction and wear tests under high vacuum environment indicate that the composite coating has an extremely long lifetime (>?100,000 cycles) and possesses a low friction coefficient less than 0.1, which is lower by about 0.15 times than that of YSZ coating. Meanwhile, the composite shows an extremely low wear rate (2.30?×?10?7 mm3 N?1 m?1) and causes slight wear damage to the counterpart. The excellent lubricant and wear-resistant ability are attributed to the formation of MoS2 transfer films and the ultra-smooth of the worn surfaces of hybrid coatings.  相似文献   
2.
针对甲醇液相氧化羰基化法合成碳酸二甲酯(DMC)工艺,开发了新型Cu基络合催化剂(CuB rnLm)。对CuB rnLm催化剂的活性及其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催化剂,甲醇转化率和DMC选择性较高;元素价态和物质结构分析表明,CuB rnLm催化剂循环使用5次后仍保持较好的稳定性。采用正交设计和中心响应曲面法设计实验,并使用S tatistica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寻求出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得到优化的工艺条件:反应温度100~110℃、反应压力3.0~3.5M Pa、反应时间4~6h、CuB rnLm催化剂质量浓度(以甲醇的体积计)0.15~0.20g/mL。在此工艺条件下,甲醇转化率可达23%以上,DMC的选择性为96%~98%。  相似文献   
3.
溶剂对环氧乙烷催化水合制乙二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NY催化剂催化环氧乙烷水合制乙二醇(EG)过程中,溶剂、催化剂添加量和水与环氧乙烷的摩尔比(简称水比)对EG选择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丙三醇作为溶剂使催化剂进行循环,能提高EG的选择性,效果好于以生成的EG作为溶剂循环催化剂。催化剂添加量、水比和溶剂添加量对EG选择性具有较大影响,其中溶剂添加量对EG选择性的影响最显著。在低水比(1.0~4.0)条件下,EG质量分数小于30%、催化剂质量分数大于7.2%时,EG选择性稳定在95.63%~97.92%,平均值为96.80%,此结果对于进一步降低EG合成工艺的能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5.
本文测定了酒精中甲醇、水单组分及二元组分的吸附等温线,并用Langmuir方程进行了拟合。在固定床动态吸附研究申测定了酒精中甲醇、水单组分及双组分吸附穿透曲线;着重考察了流速、温度、不同甲醇和水含量对双组分吸附性能的影响。对二个组分的传质机理及置换关系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6.
提出一种极近距离雷达概念,并导出其作用距离公式,在此基础上研制出一台3mm波段极近距离多普勒雷达样机.试验结果表明该雷达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在作用距离为零点几米至几米范围内可获得较高的定距精度.  相似文献   
7.
大禹渡扬水工程枢纽沉沙池是解决枢纽二级站水泵磨损及灌区渠道淤积的关键工程。现沉沙池沉沙效率低下,严重制约了灌溉效益的发挥。本文从沉沙池的建造历史、工程地质、池身结构、泥沙淤积等方面对沉沙池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8.
农村饮水工程根据不同的原水水质条件,宜采用不同的水质净化技术。对地表水浑浊度长年低于20NTU、瞬间不超过60NTU原水,可采用微絮凝直接过滤加消毒或慢滤加消毒净化工艺;浑浊度长年低于500NTU、瞬间不超过1000NTU的原水,采用混凝沉淀(澄清)过滤、消毒的常规净水工艺。对于特殊水质如氟超标的地下水、砷超标的地下水、苦咸水及其他污染水,根据不同情况,可分别采用活性氧化铝吸附法、混凝沉淀法、多介质过滤法、铁盐混凝沉淀法、电渗析法、反渗透法等不同方式予以处理。  相似文献   
9.
遥感图像信息提取研究是遥感研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也是遥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使用2000~2010年MODIS-NDVI 16 d合成数据和物候记录,借助GIS空间分析和统计分析方法,重构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梭梭林地Mean NDVI时间序列特征曲线。分析物候与Mean NDVI时间序列表明,梭梭林地内的短命植物生长期早于梭梭。研究梭梭林地Mean NDVI时间序列曲线发现,曲线中存在一个明显区别于其他地物的特征点,该点可以作为梭梭林地信息“诊断点”。根据“诊断点”特征构建了梭梭林地特征指数模型(HFFI),进而反演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梭梭林地信息,并利用地面实际观测资料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分类精度达到83%。  相似文献   
10.
α-Gel, as a specific lamellar liquid crystal structure, presents unique parameters and attracts broad interest. However, conventional formation of α-gel involves surfactants that have a long alkyl chain (more than 14 carbons), resulted in limited application into personal care products due to their low Krafft temperature. In this study, a simple way to generate α-gel was developed using sodium lauroyl sarcosinate, an amino-acid-based surfactant containing an alkyl chain with less than 12 carbons. The desired structure was analyzed and discussed. The method, when extended to other amino acid-based surfactants, gave positive resul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