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0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通过对影响粉煤灰砖性能的因素进行探讨,控制合适的工艺参数,研制成功大掺量粉煤灰承重标准砖,粉煤灰掺量达到50%左右,并在年产4亿块工业化装置上进行了生产,产品性能达到JC 239-2001规定的要求,抗压强度达到16.6 MPa,抗折强度达到3.8 MPa,抗冻性、干收缩性合格,导热系数低.  相似文献   
2.
利用工业化生产装置,对几个影响粉煤灰制品性能因素进行探讨,通过采取合适的物料配比和工艺参数,研制成功了大掺量粉煤灰承重标准砖,其中粉煤灰掺量达到50%左右,并在年产4亿块砖生产线上进行了生产应用,产品达到JC239—2001规定要求。抗压强度达到16.6MPa,抗折强度达到3.8MPa,抗冻性、干收缩性合格,导热系数低。产品在青藏高原建筑施工中得到大面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离散元软件,开展多漏斗放矿过程中散体介质接触力特性的量化研究。结果发现:放矿过程中,散体介质内部越靠近底部接触力集度越大,不同类型接触力概率分布均呈指数式衰减,且接触力强度的分布规律也具有较高的相似性;放矿前中期接触力网络的方向偏向y轴方向(铅垂方向),随着矿石颗粒不断放出,接触力网络方向逐渐偏向x轴方向(水平方向);放矿初期,接触力沿y轴方向较大,沿x轴方向接触力较小,法向接触力主要集中在铅垂方向;直至放矿中期,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0°的法向接触力逐渐增多,接触力分布的主方向由一个变为三个;放矿后期,与水平方向呈45°夹角的法向接触力逐渐增多,接触力分布方向由三个转变为六个。  相似文献   
4.
5.
相较于浅孔留矿法,由于同步充填留矿法在大量放矿前预先铺设柔性隔离层,造成放矿规律出现重大改变。基于两种采矿方法的共性,借助离散单元软件,开展了浅孔留矿法与同步充填留矿法放矿过程矿 石散体力链演化特征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两种采矿方法放矿过程中,强接触占比与力链接触占比随着放矿次数增加,呈现出的变化规律也不尽相同;力链数量随着放矿次数增加也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但力链 长度的概率分布规律却高度一致,均呈指数形式减少;相较于浅孔留矿法,虽然同步充填留矿法放矿过程中矿石散体内部力链强度波动幅度较小,但在不同放矿节点条件下矿石散体内部力链强度的概率分布均先呈指 数形式上升再呈指数形式下降,呈现出相同的变化规律;放矿过程中,矿石散体内部力链方向分布均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变化,且各阶段内力链方向变化规律、力链方向分布各向异性程度表征参数变化规律各不相同 。研究成果对同步充填留矿法放矿过程矿石流动规律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传统岩体质量分级方法级别较少,其评分标准常呈阶梯状,应用于裂隙岩体质量评价时,其精度无法满足岩体质量出现复杂多变情况时的评级要求,使得同级别岩体质量可能出现显著差异,因此有必要将岩体质量级别做进一步精细分级处理,并为评价岩体工程稳定性和制定支护方案提供依据。基于前期开展的岩体质量RMRmbi分级方法和结构均质区三维分显研究工作,以广西铜坑矿锌多金属矿体3#矿块为试验区,进行RMRmbi质量评级;结合综合模糊判别理论,提出岩体质量精细分级S-RMRmbi方法,对试验区分级结果做进一步细化;并以均质区三维分显模型为载体,借助3DMine可视化功能,构建岩体质量精细分级可视化模型;从定性以及定量两方面对RMRmbi和S-RMRmbi法进行对比分析后,进一步提出与精细分级后的岩体相对应的支护方案。研究结果表明:(1)质量5级分档对凸显裂隙岩体质量层次性效果不够理想,基于综合模糊判别理论的岩体质量精细分级S-RMRmbi方法有效细化了岩体质量分级结果;(2)赋有S-RMRmbi分级属性值的各均质区及重组模型展示了岩体质量的空间分布特征;(3)S-RMRmbi和RMRmbi两分级结果模型显示其岩体质量分布状况大体一致,基于相似度的两方法λ12值为0.999 2,验证了S-RMRmbi分级方法的合理性;(4)精细化分级后的岩体可采取更为细致、有效的支护手段。研究成果对于提升裂隙岩体质量评价精度与制定具体施工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传统单漏斗放矿过程中散体介质体系内部微细观特性的变化、强化对传统单漏斗放矿过程中散体介质体系宏观流动特性的认识,基于颗粒离散元方法,构建传统单漏斗放矿试验模型,并结合接触力学及统计力学相关知识,对传统单漏斗放矿过程中由矿石颗粒组成的散体介质体系内部接触力概率分布密度、配位数、接触力分量比等参数进行量化研究.研究发现:随着放矿的进行,散体介质体系内部接触力集度变化规律不尽相同;放矿过程中不同类型接触力强度概率分布呈现出相似的变化规律,均呈指数形式衰减,且不同放矿节点条件下接触力强度分布规律也高度相似;散体介质体系内部总接触力分量比与强接触分量比均小于0,表明放矿过程中散体介质体系内部接触力网络的方向始终偏向铅锤方向;放矿前中期,法向接触力主要集中在铅锤方向,随着放矿的不断进行,与水平方向夹角为45°的法向接触力逐渐增加,接触力分布的主方向由一个变为多个,各向异性程度an的值也逐渐增大.研究成果强化了对单漏斗放矿过程中散体介质体系宏观流动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