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3篇
矿业工程   2篇
无线电   1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针对电力交易平台信息分布较为混乱,致使发售电信息处理与应用挑战较大的问题,提出基于改进CNN的电力交易平台发售电信息一体化聚类算法研究。深入分析电力交易平台发售电信息的供给过程与复杂性,以此为基础,构建发售电信息一体化模型,检验发售电信息的一致性。采用Adam算法改进卷积神经网络模型(CNN),加快CNN学习训练速度。基于构建的信息模型,应用改进CNN,确定发售点信息聚类中心与最佳距离阈值,实现电力交易平台发售电信息的一体化聚类。实验数据显示:应用提出算法获得的聚类准确率、归一度与调整Rand指数均大于对比算法,充分证实了提出算法发售电信息一体化聚类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
培养创新性人才,是当今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科研创新能力,已成为当今社会大学生的必备技能。笔者介绍了创新性实验的特点原则,并论述创新性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敢于质疑的科研精神、培养学生严谨的科研态度、培养学生坚韧的创新创造精神、提升学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等六大方面的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并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提出自身对创新性实验出现的问题的建议和认知。  相似文献   
3.
采用2-膦酸丁烷-1,2,4-三羧酸(PBTCA)从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石浸出液中络合沉淀除铝,考察了PBTCA用量、溶液pH值、反应时间以及反应温度对铝离子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BTCA与Al3+物质的量比为1∶5、溶液pH=4.5、反应温度30 ℃、反应时间10 min条件下,Al3+沉淀率达98.39%,而稀土损失率仅5.39%,除铝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四唑骨架广泛存于药物分子中。多取代四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相对较少,因此,开发新的多取代四唑骨架的合成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旨在开发一种1,3-二芳基取代四唑酮内盐的合成新方法,实现四唑酮内盐化合物的简便高效构建。该反应以二芳基氨基脲为原料,醋酸钯为催化剂,碳酸钾为碱,100℃下可顺利发生转化,得到1,3-二芳基取代四唑酮内盐。文章利用二芳基氨基脲为原料,简便高效地实现了二芳基取代四唑酮内盐的合成,同时考察了其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5.
在高校化学教学中,有机化学作为其中重点内容,具有综合性、实验性等特点,教师需要对此加以重视。通过将思政元素融入有机化学教学中,优化学生学习质量,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从而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因此,根据有机化学教学中对思政元素的挖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6.
根据化学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要求,结合赣州地方产业的优势与特点,文章具体阐述了江西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专业学位点立足区域经济特色、面向行业开展研究生教育培养的方法及取得的成效,以期为其他地方高校和行业院校进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离子型稀土矿浸出过程中,稀土浸出的同时大量的非稀土杂质如铝离子也会进入稀土浸出液中。本文针对稀土浸出液中杂质铝离子的去除问题展开研究,采用聚磷酸丁二酯选择性络合沉淀料液中的稀土元素,分别考察了溶液pH、聚磷酸丁二酯的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除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聚磷酸丁二酯作为络合沉淀剂,控制模拟料液的pH值为2.5、加入m(聚磷酸丁二酯单体):m(RE3+)=12:1当量的聚磷酸丁二酯、反应时间为10 min、反应温度为50℃时,稀土的沉淀率为91.35%,铝的共沉淀率为11.22%,有效地实现了稀土与铝的分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