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矿业工程   10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黄淮地区井筒破裂的地质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通过实践资料和理论分析,对黄淮地区井筒破裂的地质因素进行了充分的论述。  相似文献   
2.
1.煤层厚度煤层厚度的变化是选择综采场地和影响综机采煤最基本的地质因素。根据大同矿区的经验,在煤厚最小值大于综机支架下限高度0.2m和煤厚最大值与支架上限的高度大致相等的区域,布置综采工作面是最理想的。煤层过厚会留顶留底,造成厚度损失,过薄则需破顶破底,使机组不能正常运行。安徽煤矿设计院在进行潘集一号井设计时,将主采13-1煤层勾绘出了以厚度间隔为0.2m的煤层厚度等值线图,结合开拓工程  相似文献   
3.
淮南煤田新区建设,由于新生界松散沉积物厚,基岩露头风化带深,煤系砂岩裂隙含水层多,底部太原群岩溶含水组近,加之地表平坦低洼、水系发育、雨水去路不畅,因此井上下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自1973年  相似文献   
4.
潘集地区为淮南东西坳陷带中间隆起部位的东端,属新地层掩盖下的全隐蔽煤田,第三含水砂砾层直接覆盖煤系露头,为矿井充水的补给来源之一。为了防止砂层水溃入井下,开发设计时普遍留有80m防水煤岩柱,4个矿井的煤柱储量达14531.6万吨(平均每米181.4万吨)。故探讨留设防水煤柱的合理尺寸,对确保矿井安全生产和充分利用煤  相似文献   
5.
分析井筒基岩的充水特征,认为采用探水、泄水、放水和综合注浆堵水,可得到满意的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6.
黄淮地区新构造活动与井壁损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黄淮地区新构造运动的特点和表现。说明地应力变化,解释井壁损坏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水对新井建设影响很大,据全国统计,井筒工程量只占全部井巷工程量的2~3%,而施工时间却占整个工期的30~40%。从潘集矿区已经施工的井筒看,用于打钻注浆封水,应付突然出水和处理排水设备故障的时间占15~27%。因此,分析水文地质资料、选择合理的治水方案,有计划的开展探水、放水、堵水、缩短治水工期是加  相似文献   
8.
简要谈及了矿井各种地质灾害对生产的影响,及近年来开展安全地质工作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10.
矿井地质工作的实践与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开采历史悠久,成煤时代从古生代一直延续到新生代,煤种齐全,分布广泛。由于煤田地质条件千姿百态,给矿井生产建设带来了许多影响速度、效益的地质问题,即使采用先进的勘探技术和加密钻孔的方法也无法详尽无遗地探明。因此,矿井地质工作就成了煤田地质勘探工作的延续和保证矿井顺利开采的重要环节。30年来矿井地质工作者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当前煤炭工业正朝着一翻保两翻的宏伟目标前进,而增加煤炭产量的主要途径是依靠现有大中型矿井的改造挖潜,建设一批现代化的矿井和大力发展地方煤矿,这又给矿井地质工作提出了新的主攻方向和广阔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