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1篇
石油天然气   1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综合录井在现代钻井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各油田勘探开发的深入以及钻井技术发展的需要,该文对综合录井在现代钻井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详细阐述了利用现场资料确定储集层位置、划分储集层流体性质、异常压力检测、工程事故预报等几个方面的应用,用实例说明在钻井过程中综合录井技术的重要性。为综合录井现场工作人员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2.
河套盆地临河坳陷光明构造发育多套地层压力系统,受地质和工程等因素影响随钻地层压力监测结果精度低,井漏、坍塌、遇阻等事故频出,钻井提速困难。为此,提出应用测井、录井资料修正dc指数,结合区块地质条件,在一趟钻前提下分段建立正常压实趋势线,完善dc指数法地层压力随钻监测模型及方法。结果表明,应用上述方法监测的地层压力值与测井曲线预测地层压力值、钻井液密度及实际工况结果对比吻合率较高,可有效指导临河坳陷重点探井的地层压力监测工作。该方法对其他区块地层压力监测工作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根据各油田勘探开发的深入以及钻井技术发展的需要,该文对综合录井在现代钻井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详细阐述了利用现场资料确定储集层位置、划分储集层流体性质、异常压力检测、工程事故预报等几个方面的应用,用实例说明在钻井过程中综合录井技术的重要性。为综合录井现场工作人员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4.
5.
针对复合钻井工艺中钻头和动力钻具发生故障时,钻井工程参数变化不同于传统钻井工艺,该文在分析复合钻井工艺钻进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如何结合地质资料及时发现复合钻井过程中的参数异常,介绍了判断钻头和螺杆故障的方法,从而提高在复合钻井中事故预报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地质导向技术是水平井钻井核心技术之一。中国石油渤海钻探第二录井公司针对陆上油田水平井多使用测量参数少、测量盲区长的随钻定向仪器的现状,通过综合应用井位设计地质资料、随钻测量参数和综合录井参数,形成以地质建模为基础、以随钻测量及录井敏感参数为依据进行轨迹控制的可视化模拟油气藏导向技术,解决了低成本随钻测量设备不能及时反映井底地层特征,导致轨迹调整滞后的导向难题,实现了使用低成本随钻测量工具进行地质导向施工。可视化模拟油气藏地质导向技术在华北油田、吐哈油田、苏里格气田、山西煤层气等区域已用于58口井,在构造复杂地区水平井、非均质砂岩储集层水平井、资料精度低地区水平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且在提高储集层钻遇率等方面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为满足煤层气多分支井钻井提速和充气欠平衡钻井工艺的要求,EM-MWD随钻测量工具投入应用。从分析该工具的技术特点入手,选取导向敏感参数,建立钻头位置与煤层空间对应关系的参数组合模型,形成EM-MWD工具条件下的地质导向方法。2013年全井使用EM-MWD随钻测量工具的3口井均取得了较好应用效果,高标准完成了钻井考核指标,其中Z4P-9H井12天完成了8个井眼4820m纯煤进尺,煤层钻遇率高达98.37%,控制面积0.42km~2,创造了煤层气多分支水平井施工以来的十项钻井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8.
针对复合钻井工艺中钻头和动力钻具发生故障时,钻井工程参数变化不同于传统钻井工艺,该在分析复合钻井工艺钻进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如何结合地质资料及时发现复合钻井过程中的参数异常,介绍了判断钻头和螺杆故障的方法,从而提高在复合钻井中事故预报准确率。  相似文献   
9.
在水平井钻进过程中,地质导向技术是保证井眼顺利着陆,并在油层中水平穿行一定距离的关键技术。结合二连宝饶油田6口水平井的钻井实践,探讨了利用随钻测井技术、综合录井技术,建立“导眼法”地质导向方法,采用“大波浪法”控制井眼轨迹,在现场及时指导钻进方向,实现准确着陆、保障井眼轨迹尽可能多地位于油层中,在现场实践中效果显著,对今后的水平井施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录井引进、发展了数十项技术用于复杂储层的油气层评价,这些技术之间既有一致性,也有差异性、矛盾性,为解决这一难题,基于知识驱动的数据挖掘技术,以试油层录井、测井资料为数据源,结合研究区多种复杂储层的资料响应特征,挖掘敏感参数,再分别应用因子分析、多元判别、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建立多参数储层流体性质评价模型。应用结果表明,建立的多参数评价模型客观、有效,在研究区实现了对生物降解油层、重稠油层、多油源油层的有效评价,为复杂储层的精准评价提供了借鉴经验,可进一步推广到相关领域,对提升油田勘探开发成效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