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2篇
轻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本文以东北大学的几个典型空间为研究样本,运用SD法选取了12个评价因子反映东北大学师生对所选建筑的感知,调查东北大学师生对不同校园建筑在形体、色彩、文化、心理4个方面的评价,这4个方面都是影响东北大学师生建筑空间意识选择的重要因素,在这几个因素中对比分析文化因素的影响力,以及文化跟其他因素的关系,进而对文化表征与校园空间意识选择的耦合关系进行研究。针对东北大学的建筑空间多从功能实用性考虑,而文化在建筑上表征不足的问题,从文化表征与东北大学师生对建筑空间的意识选择之间较弱的耦合关系出发,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方面提出了建议,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煤的分形维数及其对瓦斯吸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从分形的角度研究煤体性质对瓦斯吸附的影响,采用高压容量法测试了8种煤样的瓦斯吸附能力,并根据Langmuir方程拟合得到了表征煤样吸附能力的参数Langmuir体积和Langmuir压力。同时,根据液氮吸附实验,利用分形理论计算得到了煤样的分形维数,并研究了分形维数对瓦斯吸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煤样在不同压力段时具有不同的吸附特性,因此具有不同的分形维数D1和D2。D1和D2对瓦斯吸附的影响作用不同,随着D1的增大,煤体吸附瓦斯的能力增强,而随着D2的增大,煤体吸附瓦斯的能力减弱,而且,D1对吸附能力的影响作用比D2强。随着D1的增大,Langmuir压力逐渐减小,煤样在低压段的吸附能力增强,煤体更容易吸附瓦斯,而D2对Langmuir压力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加工仿真是验证加工方法和研究加工精度的重要手段,基于三维建模软件和专用软件的加工仿真存在实现复杂、仿真精度低等缺陷,针对变厚齿轮的连续展成磨削这一新工艺,在分析锥形蜗杆设计以及锥形蜗杆磨削变厚齿轮运动的基础上,建立了锥形蜗杆的数学模型,并且建立了锥形蜗杆磨削变厚齿轮的数字仿真模型。以某一变厚齿轮为例,将变厚齿轮理论模型与数字仿真模型进行对比,验证了所建立的仿真模型的准确性。所建立的锥形蜗杆加工变厚齿轮的数字仿真模型为变厚齿轮连续展成磨削精度的研究以及复杂修形变厚齿轮连续展成磨削精度方法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移动边缘计算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面临着多设备多任务的能耗均衡的挑战.相关研究大多集中在如何利用边缘服务器的计算性能以减少移动设备在任务处理过程中的能耗和执行时间.但现有研究在多设备多任务的能耗均衡问题上还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法.针对此类能耗均衡问题,改进了现有的边缘计算系统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多移动设备多任务的能耗均...  相似文献   
5.
中石油数名高管涉嫌严重违纪,对其未来发展必将带来严重冲击。然而,越是困难的时刻,越是考验队伍。石油人理应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稳定军心,以实际行动重塑荣光。  相似文献   
6.
当前,从整个电信网络建设的情况来看,骨干网的建设已经具有相当大的规模,基本可以满足目前通信的需要,而突出的矛盾体现在接入网方面,即用户和核心网络的连接部分.  相似文献   
7.
梳理和总结预包装肉制品净含量标注的有关标准要求,探讨净含量标注的计量问题和标注形式问题,对生产企业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针对新丰煤矿25021工作面为三软低透气性、大采长、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工作面的特点,开采11051工作面作为保护层,消除该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采用底抽巷穿层钻孔结合上、下副巷顺层钻孔的立体抽采系统抽采25021工作面的卸压瓦斯。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顺层钻孔在松软煤层中钻进存在困难,穿层钻孔由于出现钻孔弯曲现象,均没有打到设计区域,未能对25021工作面中部的卸压瓦斯进行有效抽采,论证分析了25021工作面中部存在抽采空白带,在25021工作面切巷内向工作面前方100m施工瓦斯抽采钻孔,抽采工作面中部的瓦斯,对抽采空白带进行有效治理,消除了工作面的突出危险性。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立式加工中心热误差补偿关键技术中温测点难选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有序聚类法的机床进给系统温测点优化方法。首先,结合试验数据计算反映温测点温度变量与热误差相关性的互信息值,初步筛选机床各部件的温测点,消除测点间的耦合性;然后,根据筛选出的温测点,通过建立类直径矩阵和计算各类的最小误差函数,获得温度变量分类;最后,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建立包含多个不同温测点的热误差模型,并对模型进行统计学综合分析,确定了最佳聚类数和最佳温测点。结果表明:在不同加工条件下采用改进有序聚类法建立的热误差模型的均方根误差和平均残差分别降至1.05 μm和1 μm以下,相较于采用传统有序聚类法和灰色关联度模糊聚类法建立的热误差模型,它具有更高的热误差预测精度和更好的鲁棒性。所提方法在中小型加工中心进给系统的温测点研究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