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矿业工程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新城金矿新主井计划建设深度1 527 m,为了探究该主井1 300 m左右似斑状粗粒花岗岩受拉破裂的力学特征,取新主井工勘孔似斑状花岗岩岩样,借助应变检测装置及声发射检测设备等对劈裂受载的似斑状花岗岩进行加载过程的实时监测。试验结果表明:①花岗岩试样的横向应变变形分3个阶段,且临近破裂前应变变化趋势表现出非稳定性运动特征;②随着加载进程的推进,声发射计数整体活动性逐渐增强,计数的变化随时间进程呈现出起伏上升的规律,并且逐渐由稀疏变得密集;③结合运动稳定性理论、振动能量分析及试验结果,得到一次破裂过程中平均每个声发射信号携带的能量出现峰值的现象可以作为似斑状花岗岩劈裂破坏加剧前兆之一。  相似文献   
2.
竖井钻机钻井法具有施工安全性好、机械化程度高、井壁质量好等优点,可实现打井不下井,本质安全的目标。分析了我国西部与中东部钻井地层的差异性,中东部地层基岩占比不超过20%,而西部地层基岩占比超过80%;针对西部煤系地层厚基岩特性、井筒设计和钻机能力等条件,分析并计算了厚基岩地层竖井钻机钻井直径、深度和钻进分级,提出了进风立井“一钻成井”和回风立井“一扩成井”的钻井工艺;分析了不同地层条件下机械破岩钻进的钻压、转速等技术参数及对应的钻进速度,一次全断面钻进φ8.5 m井筒,钻头的破岩面积近56.8m2,宜采用低钻压和低转速的方式钻进,而φ4.2 m钻头超前钻孔和φ8.5 m钻头扩孔钻进时,可适当提高钻压以达到体积破岩的目的;根据钻井工程数据实测统计,进风井φ8.5 m全断面一次钻进深度达到491.0 m,最高月进尺62.3 m,回风井φ4.2 m钻头超前钻进深度513.1 m,最高月进尺110.4 m,φ8.5 m钻头扩孔钻进深度为511.0 m,最高月进尺171.3 m。陕北可可盖煤矿中央进、回风竖井是竖井钻机钻井法在西部煤系地层的首次成功应用,可为西部厚基岩地层竖...  相似文献   
3.
新城金矿新主井计划建设深度1 527 m,为了探究该主井1 300 m左右似斑状粗粒花岗岩受拉破裂的力学特征,取新主井工勘孔似斑状花岗岩岩样,借助应变检测装置及声发射检测设备等对劈裂受载的似斑状花岗岩进行加载过程的实时监测。试验结果表明:①花岗岩试样的横向应变变形分3个阶段,且临近破裂前应变变化趋势表现出非稳定性运动特征;②随着加载进程的推进,声发射计数整体活动性逐渐增强,计数的变化随时间进程呈现出起伏上升的规律,并且逐渐由稀疏变得密集;③结合运动稳定性理论、振动能量分析及试验结果,得到一次破裂过程中平均每个声发射信号携带的能量出现峰值的现象可以作为似斑状花岗岩劈裂破坏加剧前兆之一。  相似文献   
4.
单轴压缩荷载下含黏结面花岗岩能量演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探究能量演化在含黏结面不完整岩石受载过程中的规律,选取带有矿物质黏结斜面的花岗岩进行单轴循环加卸载压缩试验,同时在试验过程中进行声发射检测.得到以下结论:"有效能比"(累积弹性能/输入岩石的总能)可以作为岩石储能水平的表征,也可间接反映岩石内部结构随应力状态的改变;从整个加载过程来看,黏结面部位破坏的声发射释能短促、强烈,峰值强度时声发射持续时间较长,但声发射释能率相比黏结面破坏时较低;应力水平较低时,卸载过程中一般不会有声发射现象或声发射现象基本可以忽略,但当应力水平达到一定值时,即花岗岩积聚的弹性能超过了黏结面部位破坏的耗散能时,花岗岩在卸载时会发生短促、强烈的脆性破坏;由于声发射能量属于耗散能的一部分,定义"声发射检测效率"(声发射累积能量/累积耗散能),对于本次试验对象而言,"声发射检测效率"在压密阶段降低,弹性阶段升高,黏结面局部破坏时达到峰值,之后直至峰值强度该值呈现持续降低趋势;从能量角度分析,卸载破裂所对应的应力水平低于加载强度,但不应低于与峰值强度时耗散能大小相等的弹性能所对应的应力水平.  相似文献   
5.
针对井筒渗水导致的深部竖井施工难以开展的问题,通过构建井筒渗流模型,建立了不同施工层位竖井井筒的渗流量公式,并以山东纱岭金矿深竖井为工程背景,分析了不同深度井筒涌水特征,研究了水压和渗透率分别控制及联合控制下对井筒涌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井筒深度的增加,井筒累计汇水量呈非线性快速增加,其1000 m的累计汇水量接近30 m3/h,已完全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水压控制300 m以下保持不变或渗透率降低为原岩的1/7,才能保证1500 m井筒的正常施工。从施工成本和技术的角度分析,采取水压和渗透率联合控制措施可以有效控制井筒涌水。该研究可为竖井施工和井筒长期稳定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能量作为一种描述“宏观系统”的“宏观变量”,其物理意义明确,信息量丰富。能量演化背后既包含了岩石自身储能状态信息又包含了岩石结构的损伤破裂信息。在深部地层中,开采扰动下的岩石能量演化特征将会更加明显,能量驱动下的岩体失稳或破坏将更加频发。为了进一步研究受载岩石能量演化方面的特征,需要对当前研究进展进行梳理。本文归纳了受载岩石的能量分配方式,分析了各组分能量用途,考虑了岩石自身因素与所处外界条件因素对岩石能量演化特征的影响。岩石自身因素包括岩石的软硬、材料均质与否、结构完整与否;外界条件因素包括围压条件的影响、卸荷条件的影响、加载速率的影响。最后指出,当前岩石受载能量演化的研究仍然处于发展阶段,需要开拓新的试验思路,开创新的试验方法,进一步挖掘能量背后携带的丰富信息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