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2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5篇
冶金工业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当前,我国清香型白酒基酒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乳酸乙酯含量过高,乙乳比例失调的技术难题。牛栏山酒厂运用微生物技术,从本厂清香型大曲中分离筛选出1株可降解乳酸的细菌,编号为B001,通过PCR鉴定确定为枯草芽孢杆菌。同时,将B001进行中试试验,有效降低了白酒中乳酸乙酯的含量,同时少量提升了乙酸乙酯的含量,解决了乙乳比例失调的技术难题,有效改善了清香型白酒因乙乳比例失调导致的酒体不协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米根霉在牛栏山基酒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清香大曲和酒醅中分离出根霉12株。经过生化性能测定,筛选出高糖化酶活力根霉1株,经鉴定为米根霉。将其制成麸曲,在原大曲酒工艺不变的基础上添加适量的米根霉麸曲强化发酵,大曲与麸曲结合,两者取长补短,提高了出酒率和优质酒率。此创新工艺为我厂生产高质量二锅头基酒及研发新产品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利用酒类酒球菌SD-2a活性干粉、450PreAc和OENOS干粉在生产条件下进行对比苹果酸-乳酸发酵(MLF),通过发酵过程的监测和对葡萄酒品质的影响测定其生产性能.结果表明,SD-2a活性干粉、450PreAc和OENOS干粉及对照酒样经MLF后,总酸、挥发酸、总酚等成分含量均发生显著变化,其中总酸含量分别降低18.6%,16.4%,11.7%和2.9%;品尝鉴定表明,经过MLF后葡萄酒口感变得柔和、润口、协调,酒质得到提高,SD-2a和450PreAc无明显差异,但优于OENOS和对照,说明SD-2a活性干粉有优良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4.
铀具有化学毒性和放射性伤害。水合铀酰离子可以引起铀的化学毒性;而铀和衰变子核的放射性可以引起铀对人体的放射性伤害,人体吸入铀气溶胶后会对肺等器官形成内照射从而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利用蚕豆根尖微核(MCN)技术研究水体中铀的遗传毒性,为生态安全评价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水体中ρ(U)在0.05μg/mL时,微核率0.367%,污染指数1.22。随水体ρ(U)的增加,蚕豆根尖微核率和污染指数逐渐加大。当ρ(U)为0.5、1、10μg/mL时,微核率分别为0.567%、0.667%、1.133%,与空白对照差异极显著(P0.01),污染指数分别为1.89、2.223、3.78。根据统计结果及污染指数,初步确定水体中ρ(U)0.05μg/mL为安全值,ρ(U)0.5μg/mL为轻度污染,ρ(U)1μg/mL为中度污染,ρ(U)10.0μg/mL以上时为重度污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牛栏山二锅头大茬酒醅发酵过程中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确定发酵过程中优势真菌,为解析牛栏山二锅头的形成过程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将传统可培养分离方法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相结合,对牛栏山二锅头大茬酒醅发酵过程真菌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采用传统分离方法从大茬酒醅中分离获得559株真菌,共分为13个不同的类群,主要为扣囊覆膜酵母、酿酒酵母、伞枝横梗霉。根据微生物数量变化确定大茬酒醅真菌演替规律,即扣囊覆膜酵母和伞枝横梗霉是发酵初期的主要真菌,以毕赤酵母为主的生香酵母和酿酒酵母在发酵前期快速增长;在顶火期,除酿酒酵母以外的真菌已无法分离到,酿酒酵母成为顶火期和发酵后期的主体真菌。高通量测序中共获得143种真菌OTU,主要包括酵母目、毛霉目、散囊菌目和丝孢酵母目,其中扣囊覆膜酵母是发酵前期的主要真菌,酿酒酵母是中期和后期的主要真菌。[结论]大茬发酵过程中真菌多样性丰富,两种分析手段结果较为一致,确定了大茬酿造过程中主要真菌为扣囊覆膜酵母、伞枝横梗霉和酿酒酵母。  相似文献   
6.
放射性核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放射性核素迁移变化的历史发展进程和研究现状、主要的研究方法、内容以及部分研究成果,并着重研究了铀矿区土壤环境中放射性核素的迁移、影响核素迁移的因素、对人体健康带来的危害、以及一些特殊核素的迁移的现状与进展,并对当前存在的某些问题制定了合适的解决方案,并为今后的研究方向做出了科学的指导和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
目前Inconel 690合金广泛用于核电站蒸汽发生器传热管。其通常采用真空感应炉冶炼自耗电极,冶炼成本较高。本研究通过对Inconel 690合金熔体的热力学分析和还原过程的讨论,认为采用电弧炉+氩氧精炼炉冶炼工艺路线,可以生产出满足标准要求的自耗电极。通过实践,表明此工艺可行,生产的自耗电极化学成分满足要求,气体含量低。为该产品的生产开辟了一条低成本、高效率的冶炼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8.
葡萄皮超微粉碎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皮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为充分利用葡萄皮中的功能性成分,对葡萄皮的清洗、干燥、杀菌、低温超微粉碎等工艺进行了研究.采用正交设计方法,选取时间、温度、水分含量为影响因素,以表征粉体特性的休止角为考察指标(滑角和细胞破壁率作为参考).结果最佳粉碎工艺为C1A3B1,即:将葡萄皮调整水分含量小于3%,加入30g/kg微晶纤维素,在-20~-15℃下粉碎30min.最终得出原料水分对粉体特性影响最大,粉碎时间影响较大,在粉碎过程中应加以控制.采用该工艺获得的葡萄皮超微粉的颗粒直径为2.1~25.6μm,平均直径为7.8μm,而葡萄皮细胞的直径为7.5~52.5μm,平均为25.7μm,说明细胞破壁率达到了100%,并且反应粉体流动性的指标休止角α=39.6°(<40°),达到了超微粉体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研究甲酸、苹果酸、柠檬酸三种酸处理下的浮萍对铀吸附作用的影响,在实验中,我们将这三种酸的浓度都分别定为0.1×10^-5mol/ml、0.2×10^-5mol/ml、0.3×10^-5mol/ml、0.4×10^-5mol/ml、0.5×10^-5mol/ml。采用水培法进行实验,水溶液中的铀含量采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酸浓度处理下的浮萍对铀吸附的量呈现下降趋势。甲酸在第九天吸附铀接近饱和,0.4×10^-5mol/ml的甲酸的吸附结果最好。苹果酸第六天到第十二天的吸附浓度并没有明显变化,十二天以后浓度出现明显下降。0.2×10^-5mol/ml的苹果酸对浮萍的吸附较好。0.1×10^-5mol/ml柠檬酸对浮萍的影响最好。这五种浓度在第六天时出现接近饱和现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0.1和0.5×10^-5mol/ml浓度下的柠檬酸在第十二天后出现浓度增加现象。通过空白对照试验,发现三种酸处理下的浮萍对铀的吸附量明显提高。其中甲酸处理下的浮萍吸附性能最好,尤以0.4×10^-5mol/ml甲酸吸附效果最佳。苹果酸以0.2×10^-5mol/ml的酸浓度对浮萍的吸附效果较好,柠檬酸以0.5×10^-5mol/m的酸浓度对浮萍的吸附效果较好。在不同浓度的甲酸和柠檬酸处理下的浮萍对铀的吸附量在第六天都基本达到吸附饱和,而苹果酸在第六天后吸附速率缓慢,在第十二天后基本达到吸附饱和。由于浮萍分布广泛、来源丰富,因此在处理铀废水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