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阶段为验证ENVI-met软件微气候模拟的可行性,文章以洛阳市涧西区广州市场为研究对象,建立三维数值模型,通过对温度、湿度两个方面的实测与模拟数据进行比对分析,从而得出结论,以期达到为微气候研究方法提供参考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恒泰煤矿13030综放工作面顶板厚硬砂岩层达23.9 m,普氏系数高达10.8~14.3,末采阶段采区下山巷道围岩受采动影响发生严重变形破坏。为解决上述问题,对超前工作面停采线爆破切顶预裂顶板技术展开了研究。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确定了最优切顶高度为25.4 m,最优切顶角度为75°;基于现场试验确定了最优爆破钻孔间距为2400 mm,装药结构为分段均匀装药;与未切顶相比,停采线切顶工作面的超前支承应力峰值下降23%,有效改善了下山巷道的应力环境。现场工业试验应用结果表明,巷道变形在工作面停采25 d后趋于稳定,两帮最大移近量为340 mm,顶底板最大移近量为380 mm,经维修及加固后即可为下一工作面服务,围岩控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NURBS曲线在Taylor一阶、二阶展开式求解曲线插补坐标点ui+1,存在计算量大、插补时间长等问题,提出一种Newton-Rapson迭代法的NURBS插补算法。该插补算法可以减少插补计算量和插补时间,提高插补精度,并提高曲线加工的效率。仿真实验结果表明,Newton-Rapson迭代法的NURBS插补算法计算过程简单、切实有效,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满足数控系统实时、高速、高效率插补的要求,在其他数控插补的过程中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多轴联动CNC机床的加工精度,减小由机械传动及电气控制等因素造成的轮廓误,针对多轴联动CNC机床伺服采用交叉耦合参数选择困难及稳定不强等问题,提出了一种交叉耦合轮廓补偿的控制方法,建立了交叉耦合轮廓误差补偿的模型,搭建了x轴、y轴及z轴仿真实验平台,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轮廓误差补偿的算法使用交叉耦合误差补偿算法进行控制,可以大大减小轮廓误差,提高插补控制精度,也减小数控插补系统的单轴震动,对其他数控插补过程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对常见的控制阀内件磨损现象进行了总结、分析,尤其在高压差气蚀及腐蚀性介质场合,正确地进行阀门口径计算及合理的材质,结构的选择对延长控制阀使用性能、寿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一阶、二阶Taylor展开式求解NURBS曲线插补坐标点ui+1,存在计算量大、插补时间长等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Newton-Rapson迭代法的NURBS插补算法。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计算过程简单有效,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可以减少插补计算量和插补时间,提高插补精度和加工效率,满足了数控系统实时、高速、高效率插补的要求,对其他数控插补的过程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8.
随着社会的持续发展,人们对工程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因此,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一定要注重对施工现场进行测试、检验与物料的品质的控制,持续地提高有关检验工作的业务素质,并建立起完善的施工质量体系,运用现代的科技手段进行测试检验,对施工的品质进行有力保证。该文对建筑工程试验检测现状、引起建筑工程检测结果误差的主要原因加以分析,提出了具体的试验检测解决对策,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气动测量控制系统结构复杂、适用性不强等问题,为此,给出气动测量PLC和变频器控制的一种方法。首先在简要介绍气动测量控制的基础上,建立PLC和变频器控制系统,其次通过PLC控制实现对气动测量的控制,最后采用变频调速的方法动态检测脉冲编码器计数和采集数据的信息。应用PLC技术建立了自动控制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切实可行并取得显著成效。实验表明,该测量系统建立的数学表达式和图像模拟的结果相一致;该控制器运行良好,符合气动测量控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CNC多轴联动的机床交叉耦合轮廓误差补偿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多轴联动CNC机床的加工精度,减小由机械传动及电气控制等因素造成的轮廓误差,针对多轴联动CNC机床伺服采用交叉耦合参数选择困难及稳定不强等问题,提出一种交叉耦合轮廓补偿的控制方法,建立交叉耦合轮廓误差补偿的模型,搭建了x轴、y轴及z轴仿真实验平台。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轮廓误差补偿的算法使用交叉耦合误差补偿算法进行控制,可以大大降低轮廓误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