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机械仪表   10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1篇
水利工程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通用型线的涡旋压缩腔几何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对应的节线类型把压缩腔分为a、b两类,定义涡旋压缩腔的宽度、长度和法面面积,用解析法建立以型线、压缩腔形状变化、生命周期和压缩腔数综合的涡旋压缩腔几何模型,分析压缩腔的宽度、长度、面积、体积、质心、啮合点的曲率半径等几何特性.研究表明:所建立的几何模型能真实反映压缩腔的形成、变形、破灭等过程,表征涡旋压缩腔的运动特征,可对压缩腔几何特性进行全面分析,是涡旋压缩腔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热力学、仿真等研究以及设计的基础;Ⅲ类型线的压缩腔变化过于复杂,Ⅱ类型线的压缩腔变形及动力特性稳定,Ⅰ类型线的压缩腔变形效率高,加工相对容易,因此实践中宜采用以Ⅰ类型线为基础而中心啮合部分为Ⅱ类型线的组合型线.  相似文献   
2.
带传动在通用机械及起重运输机械中应用非常广泛,其设计中除带和带轮的设计外,带轮与轴的联接也是一个重要环节。如果联接结构设计不合理,会使联接结构尺寸过大或带传动的承载能力下降,影响传动性能。一般带轮和轴之间采用图1所示的键联接结构,这种联接结构的不足之处是:  相似文献   
3.
强建国  刘振全 《润滑与密封》2007,32(10):62-65,105
分析涡旋压缩机中涡旋齿工作温度分布并建立其稳态温度场模型,基于稳态温度场对涡旋齿高变形进行有限元模拟,研究涡旋齿高变形规律以及对轴向密封的影响,据此提出保证工作过程中齿高变化最小的齿高尺寸偏差设计原则。研究表明:涡旋齿的稳态温度可由其中面温度代替,始端涡旋齿温度为排气温度,温度随展角线性下降;涡旋齿高变形与齿高成正比,涡旋齿始端变形最大,且随涡旋齿展角增大而减小且近似成余弦关系;齿高热变形是影响稳态工作中轴向间隙进而影响涡旋齿轴向密封的主要因素;基于稳态温度场热变形设计齿高尺寸偏差的结果与不考虑温度场的结果相差较大,但试验证明这种设计方法在不提高精度要求的条件下明显提高了涡旋齿轴向密封性能。  相似文献   
4.
以直齿圆柱齿轮传动为例,建立用弹簧装置缓冲齿轮传动冲击的机构模型,介绍其工作原理,分析了传动装置中的齿轮、弹簧和销组件的强度设计,并结合实例讨论了使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浅谈如何加强水利统计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出发,针对水利行业的统计工作特征,分析当前水利统计工作中薄弱环节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何加强水利统计工作的措施和意见。  相似文献   
6.
在对齿轮传动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分析的基础上,对外啮合直齿圆柱齿轮传动节点位于啮合区外的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强建国  马晓  刘振全 《机械设计》2007,24(11):45-48
提出受均匀内压作用的涡旋齿根等效应力的简化计算方案,对所建立的72个涡旋体有限元模型施加端面固定约束和不同内压进行模拟,由模拟结果分析,并经规划得到了简化计算公式.研究表明:不同参数的涡旋齿根等效应力分布规律基本相同,随展角呈指数分布,与涡旋齿高和内压呈线性关系.涡旋齿末段对应展角大约为π/2的部分与其余部分应力分布差别明显,与末段大约涡旋齿理论初始展角α对应的部分应力变化急剧.在不考虑涡旋齿根部应力集中的情况下,涡旋齿根等效应力可进行分段简化计算.大量实例证明:除末段α部分外,简化计算的结果与有限元模拟结果误差较小,最大误差不超过5%.  相似文献   
8.
结合水利系统内部审计的现状,提出应对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9.
实现机构尺寸误差分析的线性规划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机构运动分析与尺寸误差分析之间的内在联系.介绍机构运动与误差分析的向量环路线性规划法,分析运用运动分析灵敏度进行误差分析的可能性.算例结果充分验证了所述方法的正确性、可行性,这为解决当前市场上短缺专业的机构尺寸误差分析软件问题提供了一种方法,使借助常用的运动学分析软件实现误差分析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0.
以直齿圆柱齿轮传动为例,建立用弹簧缓冲齿轮传动冲击的机构模型,介绍其工作原理,并对传动装置的强度设计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