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3篇
金属工艺   1篇
矿业工程   9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冲击地压严重威胁煤炭安全高效开采,研究冲击地压发生机制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对矿井回采巷道冲击地压显现特征进行了归纳和总结,认为坚硬顶板和坚硬煤体是回采巷道发生冲击地压的关键地质特征,水平应力是冲击地压力源,巷帮煤体滑脱是回采巷道冲击的破坏特征.基于弹性地基理论,分析了坚硬顶板条件下回采工作面前方和临空侧顶板向上挠曲、导致...  相似文献   
2.
对含预制裂隙试件开展单轴压缩试验,采用声发射和数字散斑监测技术探究了不同裂隙分布试件的力学响应特征,分析了不同裂隙对试件变形破坏、冲击倾向性及能量积聚与释放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同种类型预制裂隙试件的破坏形式,随倾角的增加,破坏类型呈拉破坏—拉剪破坏—拉破坏—劈裂拉破坏的变化趋势,破坏剧烈程度呈现强—弱—强的变化趋势。从不同裂隙类型来看,平行双裂隙的试件产生的次生裂隙与预制裂隙形成块体结构,削弱了试件整体的完整性。单轴抗压强度、冲击能量指数等4个指标反映冲击倾向性变化规律为:随倾角增加,呈现先减小、后升高的变化趋势,其中β=30°时冲击倾向性最小。倾角相同情况下,不同类型的裂隙试件其冲击倾向性大小关系为:共面双裂隙试件>单裂隙试件>平行双裂隙试件。应力峰前阶段累计声发射能量和总累计能量之比WE、峰前累计声发射事件与累计总事件之比WN和声发射事件特征参数b值3个指标的变化规律与冲击倾向性的变化规律相一致。声发射信号能量-频次特征揭示了冲击倾向性变化规律的内在原因。研究成果对揭示裂隙煤岩体冲击地压发生机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3.
射线检测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国良  宗培  彭飞  朱志洁 《无损检测》2005,27(7):337-340
应用数据库设计理论对射线检测过程中采集到的各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关系型数据模型及相关的数据库软件设计并实现射线检测数据库管理系统,同时,针对图形文件的特点,对数据的完整性和数据库的访问效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应用计算机数据库系统进行射线检测数据管理,可实现对射线检测结果的高效查询和检索,对焊接结构质量进行统计分析,对数据库中大量底片进行自动评片。对于提高射线底片的使用效率,改进工厂的质量管理水平和质量保证体系,实现焊接结构质量数据的可追溯性和焊接质量数据挖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特厚煤层综放开采覆岩破坏高度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对特厚煤层综放开采覆岩破坏高度进行深入研究,以同忻煤矿15 m特厚煤层为实例,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论证。采用关键层理论和材料力学相关理论,对8100工作面回采过程的覆岩破坏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覆岩破坏高度最大为174.6 m,各亚关键层控制着覆岩破坏的发育,主关键层抑制着覆岩破坏的发育。应用EH-4大地电磁法和数值模拟方法,综合确定了覆岩破坏高度为150~172 m,验证了理论计算结果的正确性,理论计算可对覆岩破坏高度有效预计。研究表明:同忻煤矿综放开采覆岩破坏高度为采高的10.0~11.5倍,关键层的破断控制着覆岩破坏的发育。  相似文献   
5.
开滦矿区煤岩动力灾害的构造应力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空心包体地应力测量方法进行了开滦矿区地应力测试,系统分析了开滦矿区地应力场的类型、作用特征及其与区域构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开滦矿区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和底板突水等煤岩动力灾害与矿区地应力场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表明开滦矿区地应力场属于大地动力场,地应力以水平构造应力为主导,且属于高应力区。矿区地应力场的量值和方位受开平向斜的控制,开平向斜轴部区域应力值最高,随着远离轴部,应力值逐渐降低;最大主应力方位与开平向斜轴部走向近似垂直。构造应力场对开滦矿区煤体结构、瓦斯参数、煤体渗透特性等具有控制作用,开滦矿区煤与瓦斯突出和冲击地压发生在地应力值最高的开平向斜轴部区域,底板突水发生在地应力最低的开平向斜翼部区域。开滦矿区煤岩动力灾害具有统一的构造应力环境。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巷道围岩松动圈确定方法的种种缺陷,提出了一种新的预测方法,采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MPSO)优化支持向量机(SVM)对巷道围岩松动圈进行预测。在标准PSO中引入压缩因子,实现了算法全局搜索和局部寻优的有效平衡;应用MPSO对SVM的参数C和g进行优化,建立MPSO-SVM回归预测模型;将该预测模型应用于巷道围岩松动圈的预测,将预测性能与PSO-SVM、GA(遗传算法)-SVM、GSM(网格搜索)-SVM模型、BP神经网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强的泛化能力,较高的预测精度,可以对围岩松动圈厚度进行有效预测。  相似文献   
7.
以大同矿区双系煤层开采为研究背景,基于高精度微地震监测技术,研究石炭系特厚煤层8104综放工作面开采过程中上部侏罗系煤层群复杂采空区影响下微震事件时空演化特征,得到双系煤层影响下覆岩运动与矿压显现的关系。结果表明:8104工作面接近和进入上部侏罗系煤层采空区对应区域,8104工作面覆岩运动加剧,侏罗系煤层的开采是工作面覆岩运动加剧的主要原因;侏罗系煤柱重叠区域微震事件密集分布,在工作面的开采扰动和重叠煤柱应力传递的共同作用下,微震总能量和能量大于10~5J的震动次数均处于较高数值,覆岩运动更加剧烈。临近采空区对8104工作面的强烈覆岩运动起到了关键作用,在临近采空区和侏罗系覆岩共同作用下,工作面超前微震事件集中,矿压显现剧烈。工作面开采扰动、临近采空区覆岩运动和侏罗系重叠煤柱的耦合作用,是石炭系综放工作面矿压显现剧烈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8.
针对综放工作面端头顶角受采动影响发生片帮、冒顶事故,超前端头支架移架困难的问题。利用FLAC~(3D)研究了综放工作面端头顶角处围岩破坏演化过程,提出了端头顶角处掏槽、补打加强锚索,改变端头顶角处围岩应力分布,将围岩应力集中区域向深部转移的方法,提高端头顶角处围岩稳定性。现场观测结果可知:未受采动影响时,应力集中区域位于端头顶角处,应力最大值为28.9MPa;受到采动影响时,端头顶角处围岩应力集中区域向浅部转移,围岩得不到有效控制,发生片帮、冒顶现象;进行掏槽、补打加强锚索后,端头顶角处应力集中区域向深部转移,围岩得到控制。研究结果表明:对端头顶角处围岩掏槽、补打加强锚索,能够避免端头顶角受采动影响时发生片帮、冒顶,保证超前端头支架的顺利推移。  相似文献   
9.
10.
针对焊缝射线探伤中的缺陷评片问题,利用数字成像及图像识别技术,对射线探伤底片进行了计算机自动识别。技术的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对典型缺陷进行了识别,结果显示,利用此技术能够提高和改进评片的质量及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